【中国·山东故事】八仙渡的花篮子

新浪山东
关注
“蓬莱”,在我的字典里曾有三个代名词:“蓬莱阁”、“海市蜃楼”、“八仙过海”。在我的心里有一片海,与它们连成一片,浩浩汤汤,仙气氤氲,组成了我心中未曾见过的蓬莱世界。
直到那天来到三仙山,三座小岛,就像三粒古老的丹药,治愈心中对蓬莱日思夜想的顽疾。一味蓬莱、一味方壶、一味瀛洲,诗情画意般落定在古代帝王追寻长生不老的梦里,岛也是山,山也是岛,在海天苍茫之间,伸展着古老又神秘的翎羽。
游览了三仙山的殿、阁、楼,却未曾见心中的仙人迹,游客也似乎受了园中儒家、道家、佛家的丝丝濡染,大都举止安静。偶有几个小孩子,边走边耍,小女孩说:“哥哥,你最喜欢八仙里的谁呢?”小男孩自顾自地连蹦带跳,哪里愿回答这个,小女孩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追上小男孩,又问:“哥哥,哥哥,我猜你喜欢张果老,是吗?我喜欢何仙姑,因为她长得漂亮!”小男孩一听,唰的站住了,跟妈妈要来刚买的丫腰葫芦,别在腰间,一摇一晃,神气地说:“看我,像谁?”小女孩说:“你丑,我不理你了”。说完一阵风似的跑了。
游完三仙山已是心花怒放,来到八仙渡海口,一颗心莫名地静了下来。夏日风懒懒地吹来,带着一丁点腥味儿,海水满盈,海面展现出一幅别样的表情。深邃的是心,豁然的是海,缥缈的是云,此时哪有什么神,哪有什么仙,海阔天蓝,白云从水天相接处一朵朵冒出,随着海鸟“呀呀”的叫声升起,慢慢游走,随意涂鸦成一副八仙过海图。
汉钟离、何仙姑、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他们醉意朦胧,将各自的宝贝扔向大海,芭蕉扇、宝葫芦、荷花、笛子、鱼鼓 、玉板,纸驴子,花篮,幻化成不同的引渡工具,载着仙人们飘啊飘,在眼前苍茫的大海中,在无数次想念的蓬莱世界里悠悠渡过。当一一想起仙人的名字,却满把心思里多了一个人。
他躺在雪地上,问我:“妹妹,你喜欢八仙中的谁呢?”我说:“我喜欢荷花,当然喜欢何仙姑了。”他说:“那我长大了,成为蓝采和,挎着篮子为你采荷花,白的,粉的,大明湖的,白云湖的,都给你采来。”说话时,他哈出几口热气,氤氲成仙境,温暖了整个冬季。
高中毕业后,他轻轻给我一个许诺,带我去蓬莱看海,一起寻找八仙的足迹。后来我们上了不同的大学,像两片飘远的浮萍,去了各自的城市。我们之间的书信越来越少,一起回故乡的次数也少得可怜,那个带有幻象情节的蓬莱之旅,口口声声说带我去寻仙看海的男孩早已杳无音信。
大二的那个冬天,我买了许多八仙过海的连环画,经常对着蓝采和的形象沉思,他总是穿着破衣裳,光着一只脚,一副穷困潦倒,落寞的乞丐形象,但他仙术神明博大,手中的篮子,包罗万象,我在心里想:这么多年,不知他还记得那个一起去蓬莱的约定吗?
多少年来,蓬莱作为我心中的圣地,拒绝与任何人同行,如今只身站在八仙渡海口,蓝天不作答,海水悄无言,只有蓝采和被东海龙王抓去的故事,氤氲了我的整片心海。我曾经天真的想:为什么八仙中,龙王大人单单对蓝仙人下手呢?因为他用篮子化作的小船,在波浪中太过摇晃,还是篮子里散发出的芳香惊扰了鱼鳖蟹将的美梦呢?想到这总会扑哧一笑,还好,七仙各显神通,大闹龙宫,救出了蓝采和,之后他们扬长而去,不知去了何方,有书传,蓝采和在酒肆酩酊大醉后闻仙乐笙箫之音,骑鹤而去了,有时我还会天真的想:这么多年不知他回来过没有。
此时,许多疑问代替了万古的离愁,人与人在生命的某一阶段相遇,留下印痕,却不能如神仙般相守,是何等的欲罢不能。转念一想:神仙也何尝不羡慕人间呢?否则怎么会来到这苍茫的渡口,仅仅是去蓬莱仙岛赏牡丹吗?仅仅是显示下自己的本领吗?蓝采和神秘的花篮子,让我浮想联翩,
行至云天处,寂水更蔚蓝,蓬莱的海,浸过篮子的香气的海,浪漫的八仙渡,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
(文章作者: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