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潍坊,一阕风雅千年的吟诵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

如果给我一个俯视的角度,潍坊就像一片叶子在齐鲁大地上伸展。

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小城。暮春时节,我走进它的世界才知道,这是一个文化厚重,充满灵性却又十分低调的城市。

连一块又一块木板,在匠人的精雕细琢里,都能成为一幅幅充满喜庆色彩,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仅这些木板画,就足以动摇我对一座城的印象。潍坊,不仅像一片舒展的叶子,更像一只展翼的蝶儿。

不事张扬的城,在齐鲁大地上早已闻名遐迩。上千年来,这里便是京东古道枢纽。乾隆年间,“南苏州,北潍县”的美誉已深入人心。

当我沿着历史的脉络回溯,灿烂与辉煌走得似乎还不算太远。“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的明清盛景,是多么耀眼与气势逼人。

那么,是谁在这里布下韵味无穷的胜景?又是谁在这里写下华美的篇章?

潍河、弥河、白浪河、虞河、张面河……那么多条河流,怎么都数不过来,都叫潍水罢。它们都有一个共性,一心润泽这里的一物一景。

潍水悠悠,千年不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并不是空穴来风的颂词。当风景从粼粼波光的大河两面长起来的时候,一切毋须多言,只能用心欣赏着。

一条条绿色绸带,打一座城缓缓穿过,那是什么样的轻盈?一座座大桥彩虹卧波,那是什么样的自豪?水在潍坊胸腔里优雅地行走,从南到北,从左到右,从花草树木一直润到历史云烟。带走了沧桑,而留下的,永远是令人亲切的鼻息和温暖的血脉。

你懂的,潍水给予一方土地万千美丽,潍坊人必将加倍奉还。

十多平方公里的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像不断延展的宣纸,在一座城的心里被任意刻画“烟水江南”、“世外桃源”的胜境。

水在一座城流淌的全貌,你是看不全的,但你却能触到它沉稳的心跳。

古老的水,染上现代的哲思、气魄和美学。走近,自然容易陷进水花胜火或水绿如蓝的柔波之中。

那么多的风景向我走来,我一时手足无措。仿古的山、荡漾的水、精美的雕塑、威武的大桥……你能想到的,都有。

这些河流,这千万年前的舞者,这穿越时空的精灵,从喧嚣的道路,从希望的田畴,或从偏僻的空间坠入红尘。它在无边的风月里,将碧波蔓延成春潮。我如一只水鸟,只能以倾听的姿态感受它们的浩瀚。

河水行走,涛声还给大地,美丽交给花草,血性留给建筑。在她的日渐丰盈里,还酝酿出一飞冲天的力量。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都一如既往地守护这方土地,任长风浩荡。

2。

五千年前,黄河孕育的文明种子遍地开花,如同荆棘大地密布了火种,即将燃烧出一幅壮丽多彩的天空。那么,东夷之地的潍坊呢?

1996年,考古人员在寒亭区朱里镇发掘出一处遗址。潍坊石破天惊,激起了千层波浪。经考证,这处名为“前埠下”的遗址,是迄今为止山东省境内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八千多年前,已有篝火在潍坊大地上熊熊燃起。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氏族部落在生活,那些遗址是最好的见证。

青州是我国史上古九州之一,久远的历史在潍坊境内留下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文物成百上千,令人目不暇接。

我能看到先人们从远方风尘仆仆赶来的身影,志在必得就写在他们的脸上。当他们和这片山水相遇时,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结网捕鱼,拓荒山野,繁衍生息,形成一个活泼又井然有序的集合。我能从一山一水一砖一石,或一株株苍翠的松柏里领略他们的风采。

正是有了深厚的文化气息,肥沃的历史土壤,“文风昌盛,科甲蝉联”的气象,在这片土地之上绵延不息。勇于开拓,崇尚书画诗文的风气也一直薪火相传。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史上,潍坊出宰相、出名相。有人统计,潍坊至少出了五十名宰相。这些彪炳千秋的人物,是一个令人仰慕的群体,如繁星一般镶嵌在华夏历史天空。高山仰止的表率,黄钟大吕的旋律,将历史的车轮一步一步向前转动。

从爱国忧民的晏婴开始叙述潍坊的秉性。他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声誉。他又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是古代贤相的楷模。

历史由无数人物和事件构成,如果缺少哪一样,历史当写成什么样,谁也无法知晓。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公冶长,至今还有碑文记述他的功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男人矢志不渝的梦想。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也曾在寿光一带任过北海相。他曾“制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一身正气,凝成了这片大地之上的筋骨。

黑就黑得彻底,白就白得坦然。北宋著名的金石学家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多年寓居于此,厚积人生。同时代的张择端曾从这里走出,以一幅《清明上河图》而流芳百世。

这里是藏龙卧虎之所,也是得羽飞天之地。著《冯海浮集》、《海浮山堂词稿》的明代散曲家冯惟敏,依然在历史的文化大舞台上熠熠生辉。

非是潍坊人,若喝过潍水,也尽得一地风情濡染。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北宋宰相寇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他们为这片天空留下数不胜数的文化。

无数仁人志士,在这片土地上浓笔重抹。时至今日,潍坊人的血管里依然流淌着砥砺前行的血液。

3。

走进潍坊,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迎面而来。似乎有无数柔指,在这架亘古未有的琴上滑翔。

在旖旎的自然山水,深厚的人文底蕴里,我却独独忘了无处不在的风筝。人有时很奇怪,值得欣赏的东西,如果时常遇上,就会习以为常而熟视无睹。

一个地方拥有坚韧的精神,倔强的生命和自由的梦幻,怎能少了风筝的身影?

这里是中国风筝文化的发祥地,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的固定举办地点,人称“世界风筝都”。

风筝线是一根根琴弦。风一弹拨,四起的灵幻旋律就熨帖人心。

风筝在潍坊飞着,天顶在头上,地踩在脚下,而路放在心中。络绎不绝的文人墨客,早已是昨日黄花。只剩下风筝为我指认,这里谁曾走过,那里谁又为自己写下诗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依旧朗朗上口,那份闲适优雅的风貌仍然惟妙惟肖。

明代著名诗人兼画家徐渭写下“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之句。风景如画,纸鸢高飞,仰望蓝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致?

做官为民的郑板桥,也不甘落后,写下“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好一场风景,好一季春光。岁岁年年,春风里的日子就该这样度过。

沙燕风筝、龙头蜈蚣、蝴蝶风筝……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是每一抹岁月都能积淀出沧桑,也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通向成功辉煌。于风筝来说,飞起来就是最好的表白。

风筝会有缘人,山水醉天下客。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和选手汇聚一堂,感受春风万里,感受春光和煦,感受潍坊盛情。

细细想来,风筝不就是潍坊翻飞的吟唱吗?风筝不就是把潍坊翻飞得风姿绰绰和坚韧不拔的吗?

4。

彩云也要追月,何况是负着梦想的风筝。

当你循着风筝走进潍坊的昨日,百年之前的大清王朝在落日黄昏里风雨飘摇。在德国殖民者的提议下,潍坊开埠。虽是百般无奈,一个地方却在屈辱里,戮力同心,敢为弄潮儿。

如今,在潍坊什么都不用感叹,有的只是赞美。

有一种速度,让城市奔腾。胶济铁路、大莱龙铁路、德大铁路、胶新铁路……四通八达。

有一种顺畅,让城市自豪。青银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荣潍高速公路……脉络清晰。

有一种视野,让城市自信。潍坊港,国家一类口岸,像巨轮那般乘风破浪。

潍坊大地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近我或远我,我都在这里生长;你赞我或不赞我,我都在这里生活。在朴实无华中清新脱俗,在清新脱俗中返璞归真。这风雅的潍坊,这迎春的风筝。

阅尽四季,我只要寻着风筝的轻盈与优雅,或循着风的轨迹,都会想到直挂云帆的潍坊。

(文章作者:黄睿 )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