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聆听一棵唐槐的诉说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有人说历史对于旁听者是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实的喜悦与悲伤。我想这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何时强壮的枝干变得如此苍古,盘踞的根系渐有青苔出。槐花簌簌而下,从唐至今,铺满你走过的所有时光。深秋我再次经过你的身旁,看阳光透过你日渐稀疏的发冠映在地上的点点光斑。恍然间,似一阵风吹过,在树叶沙响中,我听到跨过千年历史传来的低沉声音:“孩子,停下来,让我来告诉你故乡的根。”

你说早已记不清是什么由来,或许是某一只飞鸟的停留。当你睁开眼,已经是在这荒草不生,走兽横行之地。县志载:“在山东莱芜西南三十里,接泰安县界,名狼虎谷。”地如其名险象环生。幼时的你战战兢兢,白日不见人迹,黑夜只闻百兽震呼。可你终究是活下来了,在村庄记载的最始点,有一颗幼小的槐树,最后会牵引着一个村庄的血脉,一路向前。你总是会被人类的智慧和毅力折服,渐渐地,比你更坚韧的他们征服了这片属于毒蛇猛兽的领地。你开心地看着儿童在树下嬉戏,村民日出而作,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满含希望和幸福的谷物食粮……我倚在你的身旁,感受你的每一次心跳,聆听最深处的声音。阳光射在我的眼睛上有轻微刺痛,你细心拢起树叶把阳光撇走。许久你不无遗憾地说,千年前有一个将军也曾在这里驻足。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狼虎谷第一次出现这么多你不熟悉的人,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领着一众伤兵残将仓皇而来。你佩服他,天降大旱,苛政如虎,是这位将军揭竿而起,以气吞山河之势攻陷唐都长安。可终是功败垂成,大势已去。外面早被唐军重重包围,狭小的天地间,只有你和身边的将军。“吾等揭竿,本欲荡平唐王朝,铲除天下不平,救百姓于水火,不幸一败至此!”语罢,以自刎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鲜血溅在你的身上,寒风中满是唐军杀敌号角与你的叹息。一代起义将领在此被唐军绞杀,小小的村庄因黄巢而在历史上溅起了一点浪花,你有了新名字“将军树”,狼虎谷也因此被赐名为“降寇庄”。

时至今日,黄巢的遗迹也处处可见,一步三眼井相传就是由他用金枪刺出。我问你事情的真相,你却只是笑而不答,口中重复着黄巢所做的诗句,思绪仿佛还在千年前游荡。我不再询问了,相信以你的智慧不回答我总是有你的道理。不远处就是一处私塾的遗址,曾经你也伴着乡里的书生们诵读的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朗朗书声在齐鲁大地的每一处响起,千百年岁月中,儒家文化早已经融进你的枝叶里。

我不再打扰你的沉思,站起身来,细细抚摸树皮上的每一块皱纹。很难想象从一粒种子到如今的参天大树,你究竟付出了多少艰辛。皱纹密集处有一肉眼可见的伤疤,我小心触碰,却只见你浑身发出极大战栗,树叶纷纷而下,像极了滚落的泪珠。我抱紧你,只听你说:“孩子,别怕,这是我荣誉的勋章。”

1937年,这是整个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开端,你无力地看着村民饱受折磨,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土地上养育出的血汗被鬼子掠夺,你强忍着深入骨随的痛,让村民食你的皮肉充饥。一个个熟悉的人在你身边躺下,连土壤深处都散发着死亡的气息。学堂里再也没有书声传来,连太阳也吝啬地不再向这里施舍一丝温暖。你不放弃,因为你知道,在几公里外的和尚洞莱芜县委已经成立。因为你知道,抗日武装发动最早就在你脚下扎根的村庄。这片曾发生过长勺之战的土地,在千年后的今天为自己的国家而战。村民为保护家乡,把农具变成武器,众志成城,终于留下了“宁走九江口,不把降寇走”的威名。你脚下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滋养出的和平,你身上因保护战士被敌人打出的伤疤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你说,从那时起,每年落下的槐花都是为了祭典。你与烈士纪念碑在村头村尾遥遥相望,在那些岁月里是你们共同撑起了民族的脊梁。每年春天槐香总会顺着风飘过去,这是你与曾经战友们一年一度的相约。

我哭了,再也听不住你强忍咳嗽的低闷,不想触碰你被岁月侵蚀出沟壑的手掌。你轻声笑着,不再多言,只催促我赶紧去山上的菊花节看看热闹。我明白你的意思,苦难已经过去,现在的家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富裕姿态。曾经黄巢落马之地成为了旅游景点,山上种满了果树成为吸引游客的法宝。单靠土地很难创造出新的机会,家乡响应号召另辟蹊径,靠旅游建设的更好。降寇改名为祥沟,不就是寓意祥和之地吗。狼虎谷到祥沟村,是一代代人们辛劳创造出的幸福生活啊!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时分,余晖映在你身上,历史的厚重在这一瞬直击我的心灵。齐鲁大地该有多少像你这样饱经沧桑却又坚韧的古树啊,你们见证了齐鲁大地千百年的历史,从杏坛讲学到一次次王朝变迁,从抗日苦难到现在的改革辉煌。齐鲁大地又有多少像祥沟村这样饱含故事的村庄,传承儒家文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创新精神创造山东时代新变化。齐鲁大地的精神就孕育在一颗颗古树的年轮之中,一圈一圈,共同组成了传承又创新的最美山东。

(文章作者:张琪)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