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解读栖霞牟氏庄园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一株三百余年的古槐,粗壮虬髯里透着沧桑,依然在门前用枝繁叶茂向人们诉说当年主人的艰辛与辉煌。

我从这树下走进了栖霞牟氏庄园。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座右铭,而一个庄园也会有自己的处世之道,“耕读世家,勤俭家风” 的醒目对联,已经深深融进牟氏家族的灵魂,庄园的发展壮大就以它为轴线,在岁月里延伸。它的成就用一片建筑来承载,却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瓦楞翘角的精致、黑漆朱红的庄重,无一不显示出主人的高傲和威严。大门两侧的一对石鼓,给人以凝重深沉之感,似乎也有佛家清净之地的寓意,鼓面刻有“福禄寿禧”、“麒麟送子”的浮雕,这些民间故事与习俗无一不体现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入庄园的正门,迎步是一方别致的石毯。七彩石拼成的石毯,四角均有蝙蝠图案,意为有福;三枚石钱在中间相连,正中一枚四角是寿字。福钱寿是几千年封建帝制之下农民最真实最直接的期盼,有福、有钱、长寿的寓意将主人的思想牢牢嵌进石头组成的图案之中,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再深入,无处不在的细节,让规模宏大的牟氏庄园民俗韵味十足。寓意步步登高的大门台阶一律7层;西忠来大门楣下框镶嵌四个标有琴棋书画图案的大门——这在中国农村极为罕见,与大门楼相连的南群房外墙极为精致平整,墙面上均有雕刻石鼻钮的拴马石环,摇想当年这里也曾是人来熙往,骡马欢腾。

如果把这儿的建筑一一散开,倒也未必看出奇特之处,搁在哪里也是地地道道的民居,可一旦组合起来,就会让人眼前一亮。独一无二的穿堂门一条线,火洞建在寝室外,烟囱建在屋山上,如此科学合理的理念又凌驾于习俗,真让人不得不叹服。

更奇特的是寡妇楼,那里是庄园最后一代掌门人姜振帼和她的婆婆居住的地方,婆婆鲁氏在炕上诵经和身穿红旗袍的姜振帼听取管家报帐的塑像,这些原生态的景致把当时的习俗与环境逼真地还原出来。

这里处处有浓厚的农民痕迹,落下的雨水归于自家,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雨水流到一个石臼中,这个石臼的底部,雕成天圆地方的式样,美名其曰“聚宝盆”。几千年来,农民总是盼望有个生财的宝贝,普天之下,关于这样的典故实在太多。庄园内,还有专门算卦占卜的房间,农民的习俗与思维表现得更直观,靠神灵的指示,是农民思想里怎么也绕不开去的信条。

如今,庄园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规模弘大,更有以农民的实用角度而形成的建筑艺术,看它,可以还原历史上原汁原味的农民生活与其发家史。

面对这座私人庄园,不由得让人想起曾经居住在里面的人和那些久远的事。

一个家族兴旺三代,大致就要败落了,牟氏老祖宗牟国珑,已经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兴旺大计,为他们留下了祖训:要嫡传,好似皇位一般,家族历代的掌门人都由长子长孙继承。

牟氏家族的发富致家,颇具传奇色彩。牟墨林在当地老百姓眼里是一个穿着破棉袄,背着粪筐拣粪,读书不为仕的土财主。他在发家时,骨子里还浸透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深知劳动的艰难,辛辛苦苦得来的财富来之不易。1958年,牟墨林的墓地被挖时,珍贵物品一件没有,据说他在死前,就强调一切从俭,对儿子们说,谁要是不节俭过日子,就不是他后代。这足以说明,俭朴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本性,不论他的土地家产有多大,灵魂里都会有土地的印记。

牟氏家族给人的印象,未必是小说或是电视里穷凶极恶的地主一般,它也有善良、人性道德的一面。在嘉庆十七年春荒,咸丰五年山东黄河的水患,都用粮千石,施舍灾民;道光十五年遇灾荒,开荒赈灾。牟墨林的外号叫“活菩萨”,他对贫民乞丐的赈济是一日三次,这样的坚持,已经超越了一般财主的作为,但牟氏家族做到了。

牟墨林善用人才,终暴发成富。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的痕迹,他用年薪600块大洋高薪聘用管帐先生,收租管理土地,大斗进,小斗出,坐收渔利,是牟氏家族发家致富的秘诀。

他不设家丁护卫,依靠佃户和长短工对庄园进行保卫。阶级矛盾是缓和的,民愤不大。使得牟氏家业不衰,延续多年,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丈夫去世时,牟氏庄园当家的姜振国,破例打开中堂门让种地的农民进来给丈夫吊孝;本应七天守孝,她破例三天下葬,为的是地里的收成,这些都与牟家的祖训“粮比金贵,地比天大”有很大关系,这一条也成了庄园里所有人不变的信念,也是支撑这个大家族的精神支柱。

用现在的眼光看,牟氏庄园的经营理念很现代,知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

牟氏庄园的发家史,也是农民失去土地的辛酸血泪史。牟氏家训“犹望公安”,那叶落归根的思想,其实于那个时代的农民来说,何处是根呢,就是土地,只有在土地上,农民才会如鱼得水。

到第十八代,社会动荡,庄园有了被抢劫的先例。然后,官府强制上缴了十三万两白银,军阀又烧毁庄园,使牟氏庄园在经济上遭受惨烈打击,思想上产生转变,从而使第十八代这拨人,开始对前途迷茫,不再恪守祖训,让勤俭持家的牟氏家族,出现吃喝嫖赌吸毒的堕落现象。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就像一个梨子从内部腐烂一样,庄园也就象它所归属的朝代一起,免不了衰败的结局,只有那些移不走的庄园在风雨中苦苦支撑。

岁月沧桑早已掩盖了那些人与事,但它却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偌大精美的庄园只是表面看到的,还有许多隐在人性里的东西,可以好好揣摩。

(文章作者:黄美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