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非遗振兴 扶贫有路——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侧记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刘尚君)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到2020年,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攻坚脱贫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导的非遗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抓手。

9月13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文化脱贫攻坚一线的专家学者、非遗产业带头人欢聚一堂,共同分享“非遗+扶贫”的经验与做法。

9月13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扶贫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带动就业,困难群众才会越来越好。”论坛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水云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介绍土家织锦产业的发展路径。

土家织锦是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有着2000余年的历史。民间将土家织锦称为“打花”,土家语叫做“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多用于被面、衣裙等贴近家常生活的手工艺制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土家织锦无论从工艺还是纹样上都融入了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因素,弘扬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民族特征。

湖南湘西,是土家织锦的发源地。叶水云就出生在这里。受地域文化影响,她从小便跟随跟姑婆学习土家织锦工艺,深耕细作手工技艺。

1991年,从凤凰职业中专学校毕业后,她凭借着对土家织锦的热爱,留校并创办了校办民族艺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土家织锦、苗族蜡染的教学、研究、传承工作。结合教学,叶水云经常下乡去搜集老的织锦残片,运用现代美学理念,对织锦重新制作创造,形成满足市场需求、客户要求的土家织锦新样式。

“我创办研究所的初衷,是要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民族工艺品,哪怕是学生们的实习设计,也要按照产品转化的路子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校领导同意后,叶水云招收了第一批苗家、土家族姑娘,手把手教授土家织锦制作工艺。期间,她自负盈亏,筹集资金置办了设备和布料。一个月后,第一批纯手工土家织锦产品正式产出,研究所不仅没亏损,还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叶水云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待业青年和已婚妇女,她希望能通过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农村待业女性的就业优势,“在不耽误教学、研究任务的前提下,尽力解决了当地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就业问题。”从1987年到2018年,叶水云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吉首市民族中学、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等职业院校开设土家织锦工人培训班,共培训3000余位非遗传承人。

与此同时,上世纪90代末期,“打工潮”让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向东南沿海城市迅速转移,湘西一带农村留守妇女不断增多。见此,叶水云盘活资源,将她们转为土家织锦的加工劳动力,每个生产点吸收30至50位农村劳动妇女,不但每月按照劳动量分发工资,还有年终奖金,基本解决了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水云正在传授土家织锦技艺。资料图

唐永姐是最早一批受益者,从事土家织锦近30年,她靠着勤劳的双手供三个孩子读书。黎承凤是叶水云的高徒,学成归来后成立了“土家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50来名土家族妇女进行织锦生产,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2014年,黎承凤获得中国织锦工艺大师称号。

“通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土家织锦产品技艺逐渐提升,直接推动了土家织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动了数千土家族、苗家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加快了脱贫致富的进程。”叶水云说,创新是历史前进的车轮,只有不断创新再创造,湘西织锦的事业才会越做越大,传承发展才会越走越远。

叶水云是“非遗+扶贫”行业的排头兵。事实上,在我国非遗文化产业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中,“非遗+产业”、“非遗+就业”、“非遗+培训”等多种扶贫脱贫形式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临沂革命老区,5万余户家庭作坊依托当地草柳编、小棉袄、手袖等特色传统非遗手工艺项目,直接带动58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贵州脱贫战场,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2016年《贵州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的培训计划》正式出台,通过建立传统技艺贵州工作站、拓展培训院校等方式,两年间培训4万余名传承人,以点带面,激发村民重拾手艺创新产业谋发展。

新疆哈密边塞,中元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独树一帜的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成为当地工艺振兴计划的王牌产品,借助打通企业合作、提升工艺技能、树立品牌口碑的快车道,真正做到让传统刺绣活起来,各族秀娘富起来。

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要求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伴随着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正式在四川、甘肃、云南、西藏、新疆、青海、河北、广西、湖南、贵州十个省、市、自治区落地开展,新时代“非遗+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不仅能帮助当地贫困群体,尤其是使得妇女和老人拥有一技之长,有效增加他们的收入,还通过挖掘、宣传和引导,使当地一些传统工艺资源逐渐形成特色产业,成为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张洪波在论坛主旨发言中表示,我国的很多贫困地区都拥有特色突出、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促进就业增收的独特优势。未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相关工作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及时总结,加强推广。她强调,国务院扶贫办将积极支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希望更多贫困人口参与进来,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梦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