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故事】此心安处,只合山东

新浪山东
关注
不经意间,一丝莲花的清香,在空气中偷偷晕开,幽幽的,淡淡的,似有似无,却沁人心脾。猛然惊醒,方觉夏深。大明湖里,微山湖中,荷浪滚滚,微风阵阵,将这醉人的芬芳送至齐鲁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山东山东,太行山东。处在这样一个远离内陆、承北接南的位置,这片古老的土地并没有茫茫林海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肃杀之气,亦无莽莽黄沙里大漠孤烟、走石扬砾的萧瑟之感,更没有小桥流水畔杏花烟雨、曲径回廊的淡雅之韵。她的美,不含蓄,亦不轻浮,带着现代的气息,且不舍传统的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生的智慧,被孔子娓娓道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化作黄钟大吕的绝响。每当我们重温这熟悉的古训,就不由得对先贤更多了一份敬畏,盼望着去瞻仰先生的故居。曲阜小城中,树丛掩映下,“三孔”静静地伫立着,任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我自云淡风轻、遗世独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经过历代帝王的修缮,孔府、孔庙、孔林早不见了当初陋室模样,但我们依稀可以看见,碧草蔓延的石阶上,圣人手执竹简,与鸿儒谈笑风生。那是德艺双馨的风雅,那是参透世事的淡然。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杨柳,一城山色,半城为湖。西子之美,在于淡妆浓抹,袅袅婷婷;而大明湖的美,缺少了些许温柔婉约的神韵,多了些北方的自由与豪放。南宋词人李清照迁居南方前,在此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撑一支长篙,在夕阳里迷失方向,“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大明湖是幸运的,她存下了易安居士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但同时,她也记录了另一位佳人一生的惆怅。每每扶柳行于湖边,总禁不住去想,舴艋舟上,夏雨荷是否还在痴痴等待?自古情深留不住,最是无情帝王家。莲叶上兜兜转转却总落不下去的那颗晶莹,许是雨荷在不知哪夜偷偷心碎的证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知有多少人和杜甫有着同样的愿望。我们应庆幸自己生于这个年代,毕竟在古人眼里,这是一片圣地,只有帝王才有资格登上的圣地。自秦朝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也经久不衰。暂且不论“天下第一山”的政治地位,泰山之景丝毫不逊于其他名山。旭日东升、黄河金带、晚霞西照、云海玉盘。移步换景,于山顶畅游云海。“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拥抱泰山,方知何为神秘莫测,才晓何为大气磅礴。
人生需要一场说走的就走的旅行,在诗酒年华追寻远方的田野。在齐鲁大地上行走,品读这部由时间著成的经典,做一位识得千里马的伯乐,而非一时贪欢的过客。试问,君子意如何?
(文章作者:贾馨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