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故事】沂山三叠

新浪山东
关注
一
沂山是一个名词。
无论怎么望去,无论是沂山身高1032米,还是面积65平方公里,这都些无所谓,都不影响沂山的词性。再大,沂山也是一个名词,再美,沂山也是一个名词。有例为证,黄山、泰山、庐山、华山,这些山中的大腕,依旧是一个名词,名山也是山,就像名人也是人一样。这是自然的一个潜规则,有人觉得自己是名人了,不把自己当人了,把自己当神了,结果是神没有当成,却成为鬼了,上天没有梯子,下地没有钥匙。
沂山是一个名词。
名词,如果时尚的解读的话,应该是名人摸过的词。
沂山确实被名人摸过。
名人没有送沂山玫瑰,但沂山却把名人生命的余香留下了,把文化的种子也留下了。
黄帝曾经登临过沂山,汉武帝曾亲临,曾有十朝十六个帝王把自己的脚印当做了给沂山的签名。至于李白、郦道元、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这些文人到此一游,就更不让人意外。文人就是这样,蜜蜂似的,哪里的花好往哪里飞,蝴蝶一样,哪里的风光美,在哪里抖动翅膀。
只不过,文人和蜜蜂不同的是,只给人们留下一些文字,一些文章。文章许多时候确实没有用,百无一用是书生,连书生都没有用,何况书生留下的文字。可沂山是一个有心的人,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人,这些文章,它都留下了,珍藏了。
比如李白就在百丈崖瀑布题词,“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李白会怎么写,你想得到,李白是一个见瀑布就自来疯的小子,庐山的瀑布他都敢题词,沂山的瀑布这么美,叫他怎么能忍得住,留下几句精彩的句子,更不在话下了。而李白写过的地方,我们即便是怎么样的陶醉,也无法用文字表达对沂山的爱,我们真正的体会了什么是眼前有景题不得。
二
走进沂山,才知道,沂山是一个形容词。
不仅仅是说你走进沂山时,你脑海里的那些美丽、宁静之类的形容词一下子都呼啦啦的向沂山飞过去。这很正常,这些汉字本身就这样,有一种嗜美的品性,教育他们也没有用,他们有自己的活法,只为美丽折腰,沂山如此多娇,这些汉字能有什么定力。
我是说,沂山本身就是一堆形容词堆起来的。
那一块块冷峻的岩石上,哪一道道飞溅的流水中,哪一棵棵努力生长的绿树,那一地的浅浅淡淡的花香,那枝头上间间断断的鸟鸣,本身就是一个个形容词,说出沂山的美,画出沂山的丽,描出了沂山的魅。
魅和美不一样,美丽是一种表象的东西,人人可以看到的,像沂山的狮子崮,仰望就可以看到,魅力不同,这里是说魅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可以推动事物前行的力量。这种力量,就不是可以看到的,而是只能感受的到,是一个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奔涌的岩浆。
沂山的迷人之处就是它的魅力。
于是,16个帝王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沂山历史的悠久和辉煌的。
于是,李白、刘墉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沂山的文化瑰丽和灿烂。
于是,“东泰山”之称,“五镇之首”的盛名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沂山的厚重和豪放。
于是,137科,480属,1000余种植物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沂山的丰富。
于是,玉皇顶、圣水湖、孝母崖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沂山的绚烂。
于是,东镇碑林是一个形容词,形容沂山的品位和高度。东镇碑林也是一个形容词在把门,楷体也罢,柳体也罢,反正写不好字的不准进来,也不准上山来。
其实在沂山,不只是碑林这么有性格,白石瀑布、百丈崖瀑布也是这样。所谓瀑布,就是水从高处跳下来,在平地上流淌的不叫瀑布叫河流,瀑布是水的一次跳崖的行为,尽管我们不叫瀑布壮士。百丈崖瀑布的落差是68米,68米就一个姿势下去了,一跳成名,一跳就把自己跳成了临朐八景。水跑下山去了,但是河中的石头们努力的想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了。
高处不胜寒。在沂山,这些石头,几百年、几千年了,就这样站在山岗上,站成一种风景。无论风雨怎么样的抽打,也没有一块石头喊疼。
我们常常说仁者爱山,并不是仁者迷恋山的险峻,其实是仁者从山上读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不是山喋喋不休讲述的,而是仁者自己感悟出来的。
三
离开沂山,才读懂了,沂山是一个动词。
说沂山是一个动词,是说沂山的这种大美,不是一个人说离就离得开,离开的只是距离,可对沂山的赞美和眷恋,却是才下山头,又上心头。
上心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人生的很多事情,上了心头,就很难放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就可以成佛,成佛这么容易就意味着放下屠刀很难。
想放下心事,也很难。
放不下沂山,只好看着沂山在我的心中走来走去,踩得我满眼热泪。
(文章作者:冯金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