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高楼遮不住,青山古韵长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周末,济南各大景区人气爆棚,我不爱扎堆凑热闹,随去标山、凤凰山放牧心情。年少时我曾是二山常客,彼时,二山周边村庄星罗棋布,田野如茵,隔老远就能望见山峰和炊烟。

岁月无痕,时代喧嚣,蓦然回首,虽一直与这座城厮守,上次来还是上世纪的事了。阔别许久,山换了容颜,但情愫依旧,我觉得昨日并未走远,我的脚踪依旧温热,我是归人,不是过客。

几十年红尘过往,变化天翻地覆,隐于鳞次栉比楼群中的标山,虽显得有些落寞,却丝毫不见了山村柴扉,满径蓬蒿、鸡犬相闻的痕迹,依山而建的新社区赋予她新生命,处处生机盎然。

资料显示,标山海拔55米,与海拔48米的凤凰山,双峰并恃,各领风骚。元代,二山统称“标山”,清末,为区别才分称“标山”“凤凰山”。二山在峰峦绵亘的济南一点不突兀,却均是“齐烟九点”之一,历史承续久远,文化积淀厚重。它们在此相守相望了多久?我说不清,可我知道,被岁月磨尽棱角的巨岩印证了山的古老,藏着沧海桑田带不走的故事。

君知否?在朝代更迭中,这一带一直是富庶之地,多有达官显贵留下生活印记。生于斯,长于斯的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对标山有着剪不断的情思。他在《标山记》中曰:“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大致意思是周边无山,乡野之人就以此山为认路标识,故而得名。辞官后,张养浩回故土原乡,时常约友人来标山把酒临风,吟诗作赋。孰料,这种无拘无束的日子过了八年,关中大旱,朝廷任他为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于任上。张养浩墓在今柳云社区内,正所谓来于此地,还于此地。

阳光穿过树叶,斑驳洒在毫无雕琢痕迹的累累巨石上,让我对自然多了几分敬畏。裸岩夹缝中,苍松翠柏、野生梧桐、酸枣顽强生长。半山腰泛青巨石上“标山”二字,历经风剥雨蚀几乎难以察觉。不同的是,不见了昔日荆草丛生、藏污纳垢的踪影。而今,原始与现代相互交融,从山麓至山巅不仅有石阶通达,还依托山势搭建钢架阶梯。

一股喜悦涌出心田,沐浴着柔和阳光,拾级而上。说来也怪,山巅只有一位精神矍铄老太和一位半老女人,一只泰迪犬不离左右。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写着岁月沧桑,可想而知,那么多台阶,一步步登上来多么艰难。

文物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符号,曾听闻,山顶建关帝庙,附近有“遂闲堂”“处士庵”等建筑。正想着呢,晃晃悠悠上来一位皓发老叟,他自称此地长大的土著,操着地道的方言说,关帝庙曾很繁盛,香火一直缭绕到“文革”被拆。

白驹过隙,如今山上香火断绝,钟声远去,山下“云庄”湮没历史迷雾中,张养浩化作泥土与生养他的大地融为一体。庆幸的是,在以前疯狂采石中,标山保住了娇小身躯,二个石质钟鼓楼依旧对称分列山路两侧。

不断前行的岁月,将曾经熟细的模样变得模糊了。在我支离破碎的记忆中,原先山脊除钟鼓二楼没什么景观,眼下,山巅安装了悬空观景台,四周透明玻璃围挡,透过镂空方格地板,下面裸岩清晰可见。我自小恐高,犹豫一下,还是步步惊魂走了上去,感受悬崖观景之险峻,远处的鹊山、马鞍山、药山等一览无余。

不曾遗忘,标山一度不显山不露水,成为被世人遗忘的角落。然而,济南花大力气整饬荒山,让标山很快告别了空寂的局面。我来得恰逢其时,山体绿化方兴未艾,新栽的花木种类多、长得茂盛、花香醉游人。想象一下,甭管规模大小,自然的资源,人为的呵护,将把标山打扮得更具魅力。

朝阳从山尖悄悄溜到山后,被高楼大厦拥抱着的凤凰山,已华丽转身为社区山体公园,山色清幽秀美。我不禁想,生态资源丰厚,居住环境优美,真是小区居民的福气。

岁月的脚步无声而从容,隔着时空回想,这片弹丸之地曾植被稀疏、山石裸露,人为污染处处可见。时过境迁,如今她小家碧玉的容颜与气质,一下子颠覆了我原先的粗劣印象。

一阵花香随风潜入鼻息,蔷薇正逢花期,那倾情绽放的花朵,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妖娆。山脚下,一池柳色浸染的清水,像一面波光粼粼的镜子,点亮人们的眼眸。池畔,碧草青青,国槐、丁香摇曳着初夏的美好,一丛丛淡竹、一簇簇紫荆,深浅交错,红绿相映,一条狭窄悠长的鹅卵石健身路弯来绕去。

石阶旁,一块自然石刻石为碑概述山貌,半山腰黑岩上刻“凤凰山”三个红字。循着石凿小径上山,藤萝蔓延,雪松苍劲、苦楝挺拔、合欢树绿意盎然,外表粗犷的辉长岩随处可见,这是风雨侵蚀的印记,昭示山的久远与沧桑。“齐烟九点”“凤鸣”等摩崖石刻,为山植入新的文化元素。

山顶,古意盎然的凤凰阁,在阳光下泛着金光,阁内,观音菩萨温柔慈善俯视众生。露天处,许愿树上红丝带飘展,一尊佛塑笑口常开,庇佑人们安享悠闲生活,黑石上刻印彩凤凰与“栖凤”二字,寓意凤凰曾栖此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凤凰山有此二仙,自然檀香缭绕不绝。我转悠半天想歇歇脚,随找一方石坐下,听梵音歌余音绕梁,看朝拜者在佛像前虔诚跪下,不论是否信佛,也似乎有一种皈依感。

半日时光缓缓流过,下了山,细思量,济南不仅泉水享誉天下,还有许多山值得赞美。于是,有一种久远的温暖陪伴我。

(文章作者:段曙光)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