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曲阜的三轮车夫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那年暑假,在战友的盛情邀请下,一家三口来到山东游玩。人都说:山东旅游的核心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自诩读书人,况且带着个学生,到了山东,曲阜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自然不能错过:它是我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圣地;因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更因其文化积淀的丰厚、文物珍藏的丰富,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由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战友单位临时有事,把我们放在曲阜就匆匆驾车返回泉城。先到孔圣人子孙世代居住的家园--孔府,因历朝历代皇帝的不断加封,孔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群,号称“天下第一家”;接下来就是孔庙,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主要看了杏坛、大成殿、鲁壁。

游览了孔府和孔庙,坐着电瓶车,按照网上的攻略,直接来到马路边的多禾馅饼店吃午饭,冷热荤素都有,性价比较高,3人花了69元,好吉祥的数字。

下午转了孔林,孔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家陵园,印象最深肯定是孔子墓,结构是“携子抱孙”,孔子的墓在最后在最北面,左南方是儿子的墓,右南边是他孙子的墓,寓意即使死了,依然左抱儿子,右环孙子,既体现长辈对后代的关怀,又表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象征。

时间尚早,去酒店休息到华灯初上。肚子饿了,想想还是去中午那家馅饼店去喂脑袋。一出酒店,看见一位年龄在五十多的老年人骑着人力三轮等着载客。刚一开口询问路线,非要拉着我们去。感觉老人也顺眼,就告诉那条路的门牌号。

走了50米,我们在车里聊起馅饼店的名字和晚上吃什么。老人听见了,直接停下来,用浓浓的胶东话说:“青年,建议你们家不要去了!”(军营山东人多,齐鲁各地的语言自己大概能辨的清)。

“糟糕,遇上黑三轮车,肯定是兼职导餐收回扣的家伙”,我的脑袋顿时大了。哑然一笑,孔庙中的大成门“勾心斗角”就演绎成这样,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价钱合适,不是黑店,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开口也行。

似乎看见我一脸“友邦惊诧”的样子。老人显得很淡然,指了一下。“从这左转,步行30米,就有一个同样的店,多禾馅饼是连锁的”。误会了老人,我实在不好意思,问已经走了这一段路程,商量如何给钱,老人摇摇手,“给什么钱,权当我给你导游,记着曲阜的好客就行。”原来,孔圣人门前的三轮车夫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真的,按照老人的说法,我们很快又进了一家店,似乎比中午的还大,一问服务员,原来这家才是总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真为自己的刚才对老人的想法感到惭愧。馅饼很香太好吃了,咸粥味道适中,价格也很可爱。

吃完饭,将近8点半,老人还在酒店门口等待着出行的人,我笑着打着招呼,很感激的样子,老人却很淡然。递了一颗烟后,我和老人聊了起来。

老人是烟台那边的民办老师,跟着儿子来到曲阜。老太太在家帮忙看孙子,自己事情不多,租个三轮混个好心情。因为经常帮人,一年到头赚的钱刚够饭钱。“孩子有出息,也不差这几个钱,劝俺好多次,不让干(骑三轮载客)。没有事情干,原先的老伙伴都不在,聊天也没有个,真闷得慌,骑着(三轮)跟着游客转一转,就是图个自在”。

我点头不已,心里琢磨,在部队早就感觉,在外闯荡山东人有个特点:在外面干的不好,一般不回故土,不然怎么有“天南海北山东人”的说法;而内地人,在外面打拼过程中,稍有困难就想着回老家。在内陆城市,像老人这种情形的,或者每天吵着闹着回烟台,或者拍屁股早走了,留给晚辈的只有不舒服和遗憾,肯定不会有老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态度。

一个在曲阜呆了不到5年的老人,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让人折服。难怪,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人讲在文化思想领域,孔子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最强大的精神领袖。资料披露,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中。

曲阜真好,城市不大,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尊崇儒学的文化名城;游览曲阜,在欣赏建筑(孔庙大成殿、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曲阜的孔庙、北京的故宫、承德的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的同时,追寻两千年来儒家文化所蕴含的仁义、博爱、善良。

时间过去几年,一些人至今在喋喋不休的争议当前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真想大声疾呼:去曲阜见见那个骑三轮的老人,看看老人那种豁达和乐观,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体验山东人的美德。我相信曲阜肯定会以其独有的传统文化的春风,清洗着每位游客身心的尘垢,让长期漂流的灵魂接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启迪。

(文章作者:孤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