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从太平山到朝阳洞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悠悠汶河,滔滔东来,滚滚西去,汶河的水涓涓流淌,奔腾不息。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汶水之南有一个千年古镇,山东省新泰市汶南镇。这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它的最南端,有“一山一洞”, 浑成天然,相隔不远,相互牵手,在周边地区已经小有名气,太平山—————朝阳洞,成为这边的旅游一条线。每逢节假日或旅游旺季,来这边游玩度假的络绎不绝。

去往太平山,沿途必经过一个叫李家庄的小村,民风淳朴。村东小河旁,有一处宋、金时期的名人墓,李通墓。李通原籍河南大名府滑洲白马县。南宋初,为抗金义军首领,后南渡投宋,加入岳家军,在抗金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后由于朝纲日坏,李通心情郁闷病倒,后葬于李家庄东。993年,李氏后裔重修墓地。

在一个桃花谢梨花开,杨柳吐絮的日子,我们山东泰安诗歌学会的会员一行10余人,慕名而来,开启了从太平山到朝阳洞的实地采风活动。车子一进入太平山林区,我们不禁惊诧于满眼的红了。此时正值防火期,路边的石头上,刻满了醒目的防火警示,“爱绿、护绿、植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等等,一幅幅红色的标语映入眼帘。每隔一段路,还有戴着红袖章的执勤人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巡查,禁止游客带火种上山。太平山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下辖国有林场,主要保护对象是赤松及野生动植物,维护其正常繁衍和正常发育的自然生态森林。

一下车,大家迫不及待,一头扎进了太平山的怀抱。呼吸骤然顺畅起来,这里据说是天然氧吧,负氧离子浓度非常高。一个个像欢快的小鸟,裸露了身心,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沐浴在天然氧吧里。山上的风,还如剪刀一样,剪乱了我们的头发,山上的温度和山下相比,要低两三度,不冷不热,十分惬意。

不知是谁的脚步,惊扰了山鸡的春梦。一只山鸡从茂密的树林里一跃而起,尴尬的叫声回荡在山谷,空旷寂寥的大山,顿时活跃起来,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树枝上蹦来跳去,又红又尖的嘴唇,啄湿了嫩绿的叶子。一对对蝴蝶上下翻飞,四处寻觅着含苞待放的花蕾。我们这些人,都仿佛禁锢了太久,真是难得今天这样的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天地之阔,自然之美,身心完全得以释放,一种说不出的酣畅淋漓。太平山有鸟类80多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鸟类17种,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这个时节,天气乍暖还寒,估计还有一些候鸟之类的,此刻正在往返的途中。过不了几天,各种小鸟都飞回来了,整座大山会更加的灵动热闹起来。

上山的途中,我们还偶尔碰到一些松树的枯枝,横卧在路旁,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这是在去年冬天,因大雪压顶,枯死的树枝掉落了下来。如今,这些枯枝上都长出了蘑菇,一个个打扮成灵芝的模样,吸引了大家去采摘。路旁有几颗软枣树,树上的软枣瘦得皮包骨头,摘一颗放到嘴里咀嚼,像嚼了五味杂陈,也只有这个时候,才开始怀念秋天新鲜果实的味道。太平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以赤松为主,生长较好的赤松胸径达39.6厘米,树高23米。另外有刺槐、橡子等。我们看到,刺槐的虬枝伸向空中,在半天处相接,树枝上刚刚长出嫩绿的细芽,再过几天,槐花就开了,淡淡地吐着芳香,满山小鸟喳喳,人头攒动,摘槐花的女人打情骂俏。让人想起小时候的槐花饼,香喷喷的,虽说缺油少盐的,但在那个年代既能解馋,还能充饥。紧接着,勤劳的放蜂夫妻,闻着槐花的香味来了。放风的夫妻,辗转天南地北,追随鲜花盛开,常年在外,一顶帐篷为家,一碗米饭做炊,山里的风雨,过早地夺去了他们曾经年轻的容颜。白天,忙着穿梭于蜂箱之间,汗水都来不及擦。只有到了夜深人静,才把远方的家人思念,两人默默相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而他们辛勤的汗水,想家的眼泪,酿造出天下最甘甜的琼浆。太平山的槐花蜜也非常有名,又纯又甜,周边的人都来这里买新鲜的蜂蜜。大山深处,还有灵芝、何首乌、丹参、百合、杏叶参等中草药100多种。

不觉间,我们来到了山的阴暗面,一条山峪里,我们看到还有未融化的残雪,明晃晃的,仿佛伤了太阳的眼睛,老是照射不到这里,要等到全部融化,还需要一段过程。太平山有7 3个山头,99条山峪,确实是山路十八弯,一个山头一个样。山头有双顶子,岗屋顶、油果峪顶,喇叭峪顶,主峰太平顶海拔高度813.6米。站在太平顶,云蒸霞蔚,气势蓬勃,像大海里的波涛翻滚,一浪高过一浪。山峪也是各有特色,包括蒙阴口子、黑风口,像是站在风口浪尖上,奇石林立,松涛阵阵,溪水潺潺。到秋天的时候,野杜鹃盛开,满山的姹紫嫣红;夏季可见太平云海,冬季可观赏到雾淞、雪淞、冰花、冰柱等气象景观。太平山之美,是一股纯原始的,挡不住的野生之美,天然之美。

在古老传说里,树是“山神”。如今,猎人们搬走了,却有另一些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森林里,成了这些“神灵”的守望者,传奇的造梦人。

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太平山林场厂长李钦顺,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护林员,一干就是三十四年。进入林场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与绿色的大山、葱郁的林场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年如一日,一万多个日夜默默坚守,林场的一草一木成为他的生活伴侣,林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无数个脚印。为了守护林场,他奉献了青春,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放弃了与家庭团聚。父母前,不能尽孝,妻子儿女前,尽不到一个丈夫父亲应有的责任。多少年了,他的春节都是在大山里度过的,这个时候防火最关键,是最需要他的时候。他的妻子,一个任劳任怨、朴实善良的女人,把所有的家庭重担,都默默地抗了起来,无怨无悔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他先后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省国有场圃先进个人,泰安劳动模范,泰安市优秀共产党员,泰山先锋等荣誉称号。

从山下到山顶,没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是游览不完的。时间关系,我们仅到了两个山头,就要告别太平山了。大家恋恋不舍,清风牵着衣袖,一步一回头,在心里暗暗发誓:太平山,等着我,我还会再来。

太平山山脉绵延几十里。从太平山出发,越过一道道岭,一道道沟,中间弥漫着中草药的香味。大家打开车窗,充分享受这奇异的香味。途中李家楼、东管庄、西管庄、薛家庄有中草药种植的习惯,主要品种以丹参和徐长卿为主。现在发展到种植面积5000多亩,村里还成立了中草药合作社,提供苗子、加工、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是村民脱贫的一个好产业。

一路歌声,一路欢笑。谈笑间,我们就到达了朝阳洞所在的盘车沟村。一进盘车沟地界,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梨花古镇的牌坊古色古香,一条大桥横跨玉带河,直通山半腰。玉带河两岸,杨柳依依,鸭子在水中嬉戏,老人在河边垂钓。如王维《周庄河》的描写:“清风拂绿柳, 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河里还栽植了荷花,一到夏季,两岸荷花盛开,更是美不胜收。河的北岸,刚种植了2000亩梨树,从河北引进皇冠、秋月、富硒红品种,目前幼苗正茁壮成长,三年时间就迎来梨花满天,硕果累累,梨花古镇名副其实。

溶洞一般都是在地下,而朝阳洞则在山顶的最中间,坐北朝南,朝着太阳升到正中的方向,像一朵向日葵,永远朝着太阳开放。因此,生活在朝阳洞下的人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朝着阳光大道,不断前进。

朝阳洞山素有“九顶凤凰山,八宝朝阳洞”之美称。山的形成大约在7亿年左右,洞的形成大约在5千万年前,是天然溶洞,属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层。朝阳洞主洞东西纵深约400米,南北100米,洞内套洞,钟乳石千姿百态,至今尚有未开发的小洞多个,均深不知底,古人称朝阳洞“穹窿象天,平铺象地,廓其有容,深於无底,常则凭之遨游,变则依以为安宅”。在太平天国年间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间,朝阳洞均为当地百姓避难场所

在山下的时候,我们老远就注意到了一条贯通山上山下的天梯,这是10多年前,村民们肩挑人台,硬是在这个陡峭的山坡上建起了这座石级通道,整个通道共有台阶450级,村民们都呼它为天梯,也可称作天阶。天梯周边生长着柏树、刺槐、芙蓉树等,现在我们行走在这道天梯上,就有行走在林海之上的感觉。其实这个山原来近似荒山,植被并未像当前如此茂密,开发朝阳洞的同时,坚持绿化不断,一年一片,也是全靠村民出义务工,如今“山上松柏带帽,山下果树缠腰”,昔日的荒山变花果山。

走到洞口,抬头望去,在洞的顶端,一棵树缱绻在石缝里,忍着疼痛,呲牙咧嘴,迎接着前来的游客。这是一棵上千年的老榆树,传说是黎山老母亲手栽植的,黎山老母为了祈求当地百姓平安,取年年有余之意,栽下了这棵榆树,这棵榆树像华盖一样罩着朝阳洞,当地人都称它“朝阳伞”,传说穆桂英穆柯寨上的降龙木就是从这棵树上嫁接去的。大破天门一百零八阵,多亏了降龙木。

进入朝阳洞,我们一眼看到了端坐大厅正中的黎山圣母神像,朝阳洞供奉的主神黎山老母,也称黎山圣母。唐《太平广记》卷六十三引《集仙传》中称其为“骊山姥”。传说骊山老母能救苦救难,搭救黎民百姓,后来善男信女们便都称之为黎山老母,文雅一点便称为黎山圣母。传说朝阳洞是黎山老母修炼的地方。黎山老母在朝阳洞教了两个女弟子,一个是唐朝的樊梨花,一个是宋朝的穆桂英,两位都是巾帼英雄,为国为民建树奇功,流芳百世。受老辈人的影响,我们看过传统戏剧《樊梨花争西》、《穆桂英挂帅》,尤其是河南豫剧《穆桂英挂帅》,豫剧大师马金凤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在我的印象里,马金凤就是穆桂英,穆桂英就是马金凤。真没想到,心目中的女英雄,今天在这里找到了她们。据说,朝阳洞共有108个小洞,穆桂英在跟黎山老母学艺时,黎山老母教她将108洞中的地貌结构、路型等全部熟记在心,所以穆桂英大破了天门108阵。当时,穆桂英已怀杨宗保骨肉,但仍凭无比勇气,不惜阵前产子,最终带领宋军成功大破天门阵,凯旋回朝。

整个洞游览下来,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大洞套小洞,水路连环,九曲回肠,像走迷宫一样。洞内流水潺潺,钟乳石、石笋、石花、石钟等千姿百态,有九龙溪、叠云瀑、藏经阁、南极冰川、黎山圣母卧榻、神马送贵(龟)、独占鳌头等景点。洞内常年保持17-18度恒温,冬暖夏凉,四季宜人。

其中,金牛洞是朝阳洞108洞中的其中一洞。现在,得以开发面世的,才仅此一洞。

说起朝阳洞的开发,我们又了解到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就是盘车沟村的党支部书记王富山。正是他带领全村老少爷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拼上豁上,把一个穷山恶水,硬生生地挖掘开发,成为全村人致富的靠山。2008年5月,一封《致在外乡亲的一封信》,传到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盘车沟在外创业的有志之士,读了这封情真意切的来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自己富了,想起生养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人民,还处在贫困当中,既然找到了一条路子,他们有义务伸出援助之手。于是在他们的带动下,社会各界人士及村民自发捐款,村民自发出义务工,山上用的沙、石、砖块、水泥,全部是村民肩扛人抬。朝阳洞山上,洒下了村民的鲜血和汗水。目前,朝阳洞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山东省最具成长力景区、山东十大影视外景基地。

站在山顶,向下望去,一栋栋回迁楼鳞次栉比,格外壮观。这是王富山书记在2010年,抓住上级土地“双挂钩”的政策,在全市第一个实施旧村拆迁改造,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历经三年时间,村干部磨破嘴,跑断腿,不分昼夜,用真心,真情做群众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拆迁安置方案,从拆迁到分楼全过程公开,使全村大部分村民住上了回迁楼。更为主要的是,在远离城区的山村,不但让村民住上了楼房,还解决了取暖和燃气问题。王书记通过外出参观学习,结合农村实际,投资400万元建起了气化站,而且十分成功。村民用柴禾换气,一斤柴禾换一立方气。不用拿钱,用多余的柴草、树枝就换气,既解决了取暖、生活,又降低了住楼成本。

“汶河倒流水泱泱,两岸杏柳吐芬芳……”,汶河的水哺育了智慧的人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奇迹也是契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及沧海”。相信这里的人们,定会抓住新的契机,克服一切困难,乘势而上,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文章作者:传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