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故事】无与伦比的美丽——青州

新浪山东
关注
“天上风筝在天上飞,地上人儿在地上追,你若担心你不能飞,我有潍坊风筝……”作为鸢都龙城的潍坊,无论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风光,还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民俗风情,都恰到好处的凝结在这座奇好的城市里。潍坊这么美,该从何说起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就从隶属潍坊的最闪亮的那颗星,我的出生地——青州说起吧!
千年过往,繁华依旧——青州古城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青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旅游景区的“新宠”,其著名的景点有阜财门、偶园街等。偶园街位于青州十里古街的重要路段,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横贯南北,北至万年桥,南至阜财门,大约500 米。现在看到的偶园街,修复之后大多改为新式建筑,却依旧不失它古色古香的韵味,偶有一两家原始的住宅透露出些许岁月的沧桑。还记得初中时代大家在街上闲逛,路边的叫卖声,自行车的铃铛声,摩托车的嘀嘀声,夹杂着蠕动着行使着的汽车的喇叭声,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让人流连忘返。在已经有些许泛黄的记忆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初中每天的必备早点——“老槐树”煎包,顾名思义,因店外有一棵两三人才能环抱起来的老槐树,故因此得名。牛肉馅儿的煎包,外加一碗豆腐脑,熟悉的搭配,还是曾经的味道,勾起我无限的回忆……
驼岭千寻,云门仙境——云门山
云门山在青州城南两千米处,其南侧的“云窟”于夏秋时节开闸放云,即时白云腾空而起,经云门洞冉冉升天,因此而得名。她北衔金凤山,南依劈山,东临磨脐山,向西与驼山隔着瀑水间遥遥相望,以美丽、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独具风貌。小的时候,听奶奶说过一句游历云门山的谣谚:一拜寿,二拜佛,三拜清官,四品书。诚如斯言,云门山最负盛名的就是那幅七米多高的“寿”字石刻了,据说这是明朝嘉靖年间为衡王祝寿而刻,寄托着“寿比南山”的美意。如今,这石刻已巍然屹立了四百多年,那刚劲浑厚力透山崖的字,清清楚楚镌刻在崖壁间,依然熠熠生辉。我曾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寿”字合影留念,那一刻,耳边仿佛响过叮叮当当的锤凿之声;也曾天未亮就出门爬山,只为一睹日出时云门山的光辉灿然,日出之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曲径通幽,得趣天然——范公亭
南阳河畔,南阳湖边,有一座六角飞檐的小亭。相传宋代时,青州一带瘟疫蔓延,就在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时,时任户部侍郎知青州的范仲淹,亲自从南阳河中取水制药,医治百姓,很快阻止了瘟疫的蔓延,就在人们庆祝瘟疫消失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清冽无比,百姓以为是上天被范仲淹的行为感动了,就在泉眼处立碑筑亭,后称“范公亭”。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千年光阴飞逝,物是人非,唯有这范公亭傲然于此,令人感叹。很幸运地,我见过蒙蒙春雨落向人间时,在万木吐绿中惊艳的她,还见过炎炎夏日烘烤大地时,在百花簇拥中沉稳的她,也见过瑟瑟秋风挥扫落叶时,在夕阳余晖里沧桑的她,更见过彻骨冰雪封冻万物时,在众生凋零中屹立的她。小时候,认为那里只是快乐的源泉,现在离开家乡才发现,那里还是饱含思念的地方,常常夜半闭眼却无法入眠,心中对故乡的牵挂随记忆一同倾泻出来。不敢打扰早已进入梦乡的同窗,只得闭眼沉思,我们可以梦中相见,或许,这也是一种不期而遇吧。
“嘿耶,嘿耶,我知道你是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美丽……”天上风筝飞,潍坊青州美。它的美不是单单用寥寥几笔文字就可以描述出来的,如果你也被它吸引了,来青州吧,我把它的故事慢慢讲给你听。
(文章作者:赵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