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小黄庄的围子墙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阳春三月,天高地迥,草长莺飞,树绿水清。驴友四人,由许村曲径漫爬西山,抓草牵蔓,登石攀岩,虽有气喘吁吁两腿酸疼之虞,但有精神愉悦之欢。眼见葱绿的荆棘丛生,艳黄的金雀蔓延,悱恻的蔓条缠络,零星的蚱蜢蹦跳,鲜嫩的椒芽萌发。山坡嫩绿景色不见特别的心旷神怡,却有素淡清雅的温馨宜人,花草的香气如同晚上村落广场舞蹈的音乐袅袅娜娜时断时续,却能沁人心脾。

不及半时许,便已抵达闻名遐迩的小黄庄围子墙了,此时方才别有洞天:敞怀临风,习习拂来,顿觉心清气爽;放眼远望,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草木榛莽;俯瞰脚下一汪盈盈湛蓝湖水回顾连环明眸善睐,掠飞水鸟点水洒银,涟漪水面潋滟旖旎,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平视湖面高桥凌空飞架同如鸿雁掠水,火车汽车隆隆奔驰直可振聋发聩,往来如梭;仰面苍穹,但见白云少许,艳阳照耀下银光闪烁,雄鹰几只奋翅振翼搏击长空;更有田间阡陌人来熙往,忙碌耕作,大自然各种音节合唱的交响乐谐和完美乃至炉火纯青;风景独好更在小黄庄、许村近侧水湾天造地设的美轮美奂。那里的景色绝对叫人过目不忘,有诗为证:

兴游小黄庄围子墙

碧水潆曲九连环,杨柳婆娑舞堤岸。

爬墙滑坡登寨门,瞻山俯湖仰长天。

莺鸟弄嘴穿雾云,花草羞眼躲巉岩。

绿岛村画鹤顶红,高桥快车出群岚。

水湾宛如东方古典美女描画的两撇眉黛,一左一右,对称照应,环顾有情。两者一样的九曲连环,一样的树浮水中,一样的清灵婉约,一样的柳丝婆娑,一样的瓦舍掩映,一样的村道逶迤,一样的桥梁飞架,一样的溢彩流光,一样的笠翁垂钓,然而远近高低、上下左右、动静涨落、明暗阴阳及其缤纷偃息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异景象。这里似乎确凿恍如西王母巡幸游玩而流连忘返的仙境瑶池,也像杨贵妃飘香盥洗卿卿我我的华清池,也同牛郎织女脉脉相望的银河雀桥,更堪比七仙女洁身沐首的仙浴潭了。它给人的总是无穷无尽的遐思畅想,好似天上仙乐的袅娜多姿,但回味又是那么的温馨香醇,如同瓣瓣鲜嫩香花飘零在水上,宛如缕缕爽朗清风掠过绿芽于草坂,好像声声欢歌舞蹈鸟雀啼唱不绝如缕的回味无穷……这里绝对是天湖惬意游览的顶尖胜境,游人到此一游自当不虚此行。随着天湖湿地公园紧锣密鼓的筹建实施,修缮恢复围墙原貌当是势在必行,那样沂源天湖就会增添耀眼的明珠景点。

不必说先前所述,也不必说未尽事宜的简单省略,单是山上围墙才是本首乐章隆重推出的靓丽主体。村内92岁的崔平征老人讲述,围墙修建于匪患兵燹年间,那时他才五六岁,但围墙早已筑成,具体修缮年代及其建筑主持人业已湮没史海,无从考辑。其南高北低走向,呈不规则三角形状态,长近五百米,最宽处约六十米,墙厚一米多,无数大小青石堆砌,坚如城池,固若金汤。东北两面较比平缓但有纵深,南面留有少许守卫平地凸出,巍然屹立一山脊岗楼,没有大门,最险峻的西面则是悬崖峭壁,深达几十丈。咋看围墙好像并非易守难攻,但细察却有端倪玄机隐含其中:墙内有墙,门内有门,山下三面有水,这也就是此围墙的防卫价值的重要所在了。主门虽在西北方位,但却面东背西,上有哨楼,源于倘若敌兵攻略,最起码能有三方的防御力量居高临下攒击匪众,这远比只嵌墙中的寨门更具防御功能。奇在围墙里面又筑围墙三道,从而形成五个单元四五十家以家为主各自为政的内部协作体系,而且墙内有门,可以互相沟通,互相支援,互相帮助,并且可以随意遁逃出走,溜之大吉。纵使一道围墙失守,还有其他围墙的互为犄角,而且收复失地也能易如反掌。墙内水瓮天天漾满,是以资备战的水源储存,而且山寨四面八方遍派密探,一俟土匪近地骚扰掳掠,山上早已严阵以待。——这些足可窥斑见豹先人的聪明智慧了。围墙遗留基本完整,但惜在久远年代中共地方民兵的无知破坏,墙石圯敝风化,有些散落潦倒甚至局部坍塌,但不失原貌框架却能傲然独立。

以此可见,围墙的壁垒森严业已具有众志成城、高屋建瓴、能进能攻、退守自如的鲜明特点,这符合军事作战的基本准则。这在后来已有确切印证。须知,围墙记忆久远的风云故事同样惊天动地。

矍铄的鲐背老人崔平征能言善说,热情好客,敬支烟他都不受,也够淳朴可爱之至了。他讲,匪患时期,围墙没有血与火的直接交战,源于土匪路过,一见围墙高大威武,坚不可摧,还有火器的优势装备,也只能是自叹不如地甘拜下风了:“山上兄弟,我们只是借道,却是无意攻山。三老四少行个方便,也就是了。”围墙上的山民也自然乐得其所,没有假李逵收取过路费的百般贪婪,因为假如过多的得罪,土匪焚烧村里房屋那也不是闹着玩的,以此也是两来无事。然而大股匪患消弭之后,却有零星土匪的鸠占鹊巢,说的是曾有土匪绑架五个外地肉票在围墙里面跟苦主讨价还价,但最终未能达成谅解协议,人质便被撕票了,此山因此也就有了慷慨悲凉的阴魂氛围。而且也有村民到围墙采摘过自己所种扁豆,但也曾经被土匪扣留,只是没受伤害,天黑后放归完事。

战争没有遗忘这处军事要隘,抗战年间,四师吴化文的汉奸也曾占据过围子墙,而八路军就在西边的山上与之对峙。汉奸期盼八路的主动硬攻,而八路却等待汉奸的盲目出击,天长日久,汉奸便亟不可待了,小炮机枪的火力倾泻之后,步兵的勇猛冲锋便舍生忘死了,但俟汉奸突击到最近有效杀伤距离,八路方才不慌不忙投掷手榴弹,随即也便是汉奸的狼奔豕突,丢盔卸甲,遗尸遍地了。汉奸八路在此地打了几十天的仗,时值七月十五前后,最后等到强悍鬼子的干涉出动,方才有了八路的主动撤出而宣告战斗结束。后来的南麻战役时期,之所以此地未能成为双方争夺的要点,是因为此处远离进出大道,就此才幸免了围子墙的浴血涅槃。但似乎现在却又成了天湖游览胜地的耀眼明珠,但盼天随人愿,也算先人开眼。

同行驴友四人,余偕同邢君成芳、左君发田及李君平共游,山上野炊畅饮而归;后携王君光伟探访崔君平征、伊书记征集史料,才有本篇拙作的慨然问世;而整体感觉却能如同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的耐人寻味,幸矣。

(文章作者:侯文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