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山东旅游

【中国·山东故事】这里是我的根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安丘,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身处何处,游子的归心总是那么强烈,因为我知道,这里才是我的根。

品——味蕾上的香韵

外公的故乡在安丘景芝镇,当年他当兵入伍担任炊事班班长,退伍后便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饭馆,从小我就是闻着酒香味长大的。我时常想:“景芝”,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地名?后来从外公那里得知,北宋宋仁宗景佑年间,景芝地域多次发现灵芝,地方官向朝廷上表献瑞,故取皇帝年号首字和灵芝末字,景芝这一地名便应运而生。外公经常向人家提起,景芝是个好地方,自古就以酿酒闻名于世。“酒香不怕巷子深”,外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因此饭馆的生意也非常好。

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前街的孙大爷,每次他一来外公便吆喝:“香菜小炒肉、芝泮烧肉各一盘,再上一斤景阳老白乾”,孙大爷边洗手边会意地朝外公点点头,两人就像提前商量好了似的。要说这景阳白乾酒,可是中华酒史上最早的高粱大曲酒,该酒酒香幽雅、丰满醇厚、纯净回甜,有着独特的芝麻风味,是城乡大众公认的味道。老家于山东诸城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喝过故人带给他的景芝白乾后便作诗:“儿时景芝酒名扬,长辈贪杯我闻香。佳酿声高人已老,沾唇不禁念故乡”,用这种方式表达他思念故乡的情怀。

平日送走客人,外公便端上两三样小菜,跟我“举杯对饮”,当然我只能以水代酒,先干为敬。何曾没想过自己如果是个男子多好,就可以品一品这使人牵肠挂肚的浓酒,虽然当时的天真常拿来当笑话讲给人家听,但那种醇厚的香韵却在我的记忆中久久不能散去。

观——视野里的风情

来到安丘这片土地,最先想到的便是青云山。我的好几位大学同窗在听到我的介绍之后都来此游赏了一番,我家就位于在青云山脚下,这样我不仅可以充当临时导游,还包揽吃住,看着朋友们欣悦的目光,自己也乐在其中。

这里是一处突显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地,我们当地人叫它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园内气候宜人,植被丰富,三季开花,四季常绿。尤其是山水园林区,大家在此区推桨泛舟,雨中听荷,可尽收江南秀色,领略风光韵致。登上观云亭向下俯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最能体现安丘人好客品性的地方则是西边不远处的民族风情区,这个区设置了西南边陲几个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展示了傣族、怒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当游人驻足此区,热情的同胞便邀请他们一起跳舞,感受异族风情。要是恰巧赶上泼水节这一天,那便要“遭殃”了,尖叫声伴随着漫天扬起的水花,那种刺激、神圣的快乐,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不远处是高耸入云的白塔,这种古建筑格局规整,庄严神秘,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真可谓一幅回归自然的画作。从白塔向北放眼,大草原上的蒙古包和黄土高坡、陕北窑洞直把人的思绪带到了旷漠,豪放、胡马、秋风的大西北……

后来朋友们跟我说,“都想把家搬到山脚下与你同住,这样就可以每天欣赏到山上的风土人情了,天气好还能上山看个日出。”的确,这样耐人寻味的一番天地,怎能不叫人向往呢?

寻——历史中的踪迹

回望历史的时空隧道,伟人名家不计其数,后世总想找寻他们灵魂深处的精髓,于是把这种探索诉诸于文字,有的传唱成歌谣。正如臧克家纪念鲁迅时所说: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我的家乡也有这么一个人,几世轮回,他便化作一弯清泉,保佑着当地的子民。

安丘有一眼雹泉,泉边有一巍峨庙宇——雹泉庙,也叫膏润庙。殿内供奉的正是西汉开国大将军李左车。当我第一次知晓李左车将军,是从老一辈那里听来的神话传说,汉朝建立后,李左车回到祖籍山东安丘的雹泉村,遍访老人,寻根问祖。从此潜心山林,修心悟道,过着悠然的田园生活,在他死后第二年的五月十七,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隐天蔽日,狂风怒号,天地崩裂般的一声炸雷,震彻云霄。待到阴霾散去,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李左车生前住的院子里,裂开一道宽逾六尺的石缝,有水自岩底汩汩流出,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弯清泉。据说当日正赶上玉皇大帝降职于他,令其掌管大地、山川、江河、冰雹及庄稼的奖惩。当地百姓便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庙宇,从此这儿再也没有受过冰雹的侵害。李左车的神话传说,为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我曾去观访了雹泉庙,整个庙宇雄伟宏大,结构严密,庙内苍松翠柏拔地而起,显得庄严肃穆。遮天蔽日的古松得五六个人才能抱得过来。陆续有百姓面带虔诚前来上香磕头,祈求保全,岁岁平安。我也满怀崇敬地跟随他们上前,把对家人的祈福带给了这位先人。

从李左车战场上的神武机智到雹神的神话传说,他在历史的隧道里神化,步步进阶,虽然在齐鲁大地上还有其他的说法演绎,但最终汇集成一种力量,成为顽强乐观精神的民俗向往。我很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丘人的传奇会一直延续下去。

我把故乡的歌唱给了你们听,我想我也该回去看看了……

(文章作者:马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