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幼儿园小学化屡禁不止 家长焦虑几多“无奈”

鲁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鲁网7月20日讯(山东商报记者 李玉伦)幼儿园“小学化”,再次被盯上:教育部日前通知,幼儿园和培训机构,都不得提前教授小学内容;此次还给出治理时间表,明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禁令背后,是屡禁难止的提前教育焦虑之痛。识字、拼音、算术,回家还留书面作业,幼儿累,家长也着急。但,一边是乐见禁令,一边又是“进退两难”。别人孩子都提前学,自家孩子跟不上怎么办?优质小学不均衡,幼升小测试压力大,不学怎么行?幼教市场不断“煽风点火”,家长到底该怎么抉择?“儿童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是人们潜意识里都认可的,但大环境的整治,绝非单个部门一纸禁令就能完成,幼儿教育回归快乐本身,离不开综合治理。

新的禁令背后,有着“久治不愈”的尴尬。

教育部最新通知要求,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此次通知,对培训机构和小学“零起点”教学也做了要求——社会培训机构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招生入学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实际上,此前教育部已多次发文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搜寻公开报道可见,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012年,又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克服“小学化”倾向;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等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也要求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但到日前教育部再次下发明确要求,之间是很多幼儿园暗地里继续违规“小学化”。因而在媒体看来,治理幼儿园小学化是个“艰难过程”。

那么,为何教育部再次下文治理?这次能真正见效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幼儿园举办者认为:“主要区别在于过去行政督察的力度没有现在的强。”此次通知明确,今年年底前完成自查与摸排,明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明年6月底前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专项督查。

“顶风作案”为哪般

在此前禁令多次出台后,去年,曾有媒体披露数据显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西部五个国家级贫困县442所幼儿园做的调研显示,从桌椅摆放和教室布置、作息制度以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来看,大约2/3的幼儿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小学化倾向”。而这,只是全国幼儿园小学化情况的缩影。

到底为何“小学化”屡禁不止?幼儿园也有自己的无奈。在园方看来,家长的想法其实更关键。

“如果只领着孩子玩,家长们就会觉得我们这所幼儿园教得不好,有些家长还会把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去。”一所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在部分幼儿园看来,为了保住生源只能“顶风作案”。

近日,经济观察网就报道称,如今幼儿园大班“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

一家“守规矩”不提前教学的幼儿园举办者告诉记者,位于北京的园区普遍出现大班“空班”现象。“大班的班级基本都空掉,因为孩子快要去上小学,家长把他们送到园外去学习幼小衔接课程。这种现象在南方、东部沿海地带较少,在北方和内陆地区比较凸显。”

有家长也曾在网上披露自己的遭遇:“儿子中班结束时,就收到小朋友的告别礼物,大班第一学期结束,又与一批小伙伴告别。这些孩子都去哪儿了?他们放弃了上大班的机会,去了幼小衔接班。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数量约占班级人数的二分之一。”

而早在2015年,新华社也曾报道“不教小学内容,很多孩子中班就转走了”的现象。当年,北京专门下发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禁令,并强调要严格检查。报道称,北京一所知名幼儿园幼师向记者透露,“会有家长要求在幼儿园中班、大班阶段就教授小学内容。”孩子学习越好,家长越有此类要求,有的甚至直接在中班阶段就把孩子转至学前班,或者在上幼儿园期间给孩子在外面报名参加课外班。

在业内专家看来,近年来幼儿园市场化趋势明显,家长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就会决定幼儿园的生存,家长多比较重知识轻能力,轻视非智力品质和因素的获取,这也就容易导致幼儿园的导向往“小学化”发展。

挡不住的家长焦虑

“你家宝宝整天玩啥也不学,可是人家的宝宝啥都学,那不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在“大环境如此”面前,家长对幼儿园“用脚投票”,确实也有自己的困扰。

比如,有家长就曾对媒体诉苦称:“一个班二十个同学,十几个同学都上过辅导班,老师看大部分同学都会了可能就会讲的快一点,但是有一小部分同学如果没有上辅导班,老师讲课进度快的话,他可能就会学习困难或者接受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而在家长们私下聊天时,“别人家的孩子”的确会给自己不少压力。2015年,人民网曾报道长春市二道区某幼儿园门外两位家长的对话:一位家长羡慕地说,“你家孩子真厉害,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我们家孩子不行,刚学两位数的加减法。”而对面那位家长则称,“我们这都不算啥,我家孩子的同学都有能用英语对话的了。”

这种对比的落差,和“怕孩子跟不上趟”的担忧,让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选择让孩子放弃“大班”,直接到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班接受小学课程教育。

2015年5月,中国教育报也曾报道幼儿园“辍学”现象。报道称,这个学期北京市朝阳区秀园幼儿园的大班幼儿周翔,发现身边的朋友纷纷“辍学”,到社会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班“上学”去了。结果,原本4个班的孩子一下子少了1个班,幼儿园只得把剩下的幼儿们编成3个班。

在接受采访时,一名家长表示认可培训机构“不上后悔”的提醒,她表示,在孩子入读小学一年级时,由于孩子是零基础入学,跟在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班学习一年的孩子相比,表现不佳。那些提前学过的孩子,由于老师讲的他们大部分都会,因此回答问题很积极。“孩子有次问我,为什么有些小朋友会掌握老师还没讲的知识点,是不是他们比较聪明啊?我当时只能回答孩子他们提前学过了,但他们的优势不会一直保持的,你只要努力,很快就能赶上。”

目前,各地都有不少培训机构开设“幼小衔接”辅导班。而不少家长坦言,“即便幼儿园不教小学知识,他们在大班阶段也会给孩子报拼音、数学等补习班,就担心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教学进度。”

不过在此次新禁令出台后,“幼小衔接班”疯狂招生的情况有所改观。据北京媒体报道,新政出炉后,北京已有多家大型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突击下线,不再公开招生。(来源:鲁网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