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资讯

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动力在于制度与理念创新——三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

与传统经济基本依靠硬性的生产要素投入不同,新经济不仅仅跟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联系密切,更重要的是更依赖于制度与理念创新这些软性的因素。如果说制度环境为传统经济发展提供了产权激励和保护,那么对于新经济而言,制度环境则起到了更为关键的培育与启动作用。跟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更多,不确定性更强,规模效应更大,对产权激励和保护的要求更高,因此一个鼓励创新、保护竞争、明晰产权、容忍失败的制度环境,对于新经济的培育和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这种推进作用要远远超过对传统经济所产生的效应。

从制度创新去挖掘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跟新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生产因素直接相关的体制机制创新,也涵盖了能够间接推进新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经营管理、专利保护、股权分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历史上,我国经济建设方面的很多制度创新都源于地方创新,例如安徽凤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广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制度等。虽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制度创新开始逐步回归自上而下的传统道路,但自下而上的地方创新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推进动力。多年以来,山东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群象经济”特征,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全国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此前的地方国有企业治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所释放出来的制度红利,但随着近年来新兴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的实施,依靠大型国有企业为主的“群象经济”模式受到了冲击,而山东并没有在受到冲击之后马上产生出新的模式和制度环境,导致“群象经济”模式萎缩的同时,新兴的经济发展动能又没有能及时跟上。不论是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还是广东“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都被视为新时期下地方政府为推动新经济发展而倒逼自己推出的制度创新,而此次方案获批,能否倒逼山东全省各地推进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制度创新,而非简单的制度变形或置换,是关系此轮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效果成果与否的根本因素。为此,建议省委省政府能够对现有束缚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进行梳理,对可以率先进行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鼓励性的试点创新,并设立对各地政府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奖励与容错纠错机制,可以允许制度创新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同时鼓励和发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体制机制创新的活动中来,让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催生机制,从而为新旧动能转化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无论何种体制机制,其最终都是人为思考和设计的结果,因此制度环境创新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动力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传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通过有机整合传统的生产要素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因此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比,而对于经济过程的创新程度、运行质量、外溢影响、分配方式则相对忽视。新经济发展的理念则更加突出各种生产要素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强调经济运行过程的质量,特别是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效应和分配方式的公平公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跟新经济发展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不谋而合,是目前中国社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作为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在中国思想创新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理念。当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以后,山东在发展理念创新曾经也一度出现过不错的局面,最让人熟知的例子莫过于海尔老总张瑞敏怒砸76台冰箱所带出来的产品质量文化。然而自2008年我国经济开始出现转型升级趋势以来,山东在发展理念方面的创新和输出,与其它一些沿海省份相比,显得相对滞后。无论是广东的“腾笼换鸟”、“杀出一条血路”,还是浙江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其发展理念创新都明显比山东先行一步。有人认为,山东人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喜欢从政而非经商,遇到困难和问题喜欢看经验而非主动探索,导致山东的民营经济比例不高,干部的思想不够解放,理念不够创新,确实有这样的原因在里面,但这种说法不足以成为山东干部发展理念保守的借口。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之初,山东的干部能够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一度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能够在那个时期创造出“群象经济”的历史辉煌?关键问题还不是文化影响,而是山东干部的压力小了,动力弱了,学习落后了,发展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靠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传统经济时代。因此,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实施,要求山东的干部必须居安思危,自加压力,及时更新发展理念,加强对新经济发展知识与实践方面的学习与思考,在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贴近山东省情的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理念,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支撑。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青岛分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 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