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临沂

“双减”时期下书法教培行业的发展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双减”时期下书法教培行业的发展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学科类的课外辅导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洗牌。有个练字法的全国加盟机构门前的咨询者络绎不绝。为探究竟,近日记者专门去探访了一下教培行业特殊期下的这个“逆向”风向标。

学科类的教培机构忙转型

我们见到了这家书法培训机构——纳影三步练字的负责人袁铭远老师。据袁老师介绍,学科类的教育机构进入了寒冬,像是比较大型的新东方、猿辅导和作业帮,这些机构受到了重创,甚至新东方的内部会议已经开始讨论转型问题了,足以说明学科类机构连风头都比不了,加上现在又出了教育问责办法,只要面向学生们补课,就会被勒令查处。素质教育是培训机构的最后一根稻草,双减里面也说了,是为了给学生减负,才选择管控课外培训机构的。

 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在开展校外培训时艺术(或音乐、书法、美术)学科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教育部校外机构监管司司长俞伟跃曾经在“2020在线教育论坛”时中发言:应大力提倡校外艺术培训、素质培训。对于校外的培训机构,要做到对学校教育的“绿色补充”,校外的培训可以多关注音、体、美等校内资源相对欠缺的科目,发挥出校外培训的优势,不要发展成与校内一样的“应试教育”,而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

“双减”实施后,大量的学科培训机构必然向非学科类培训转型。最大的教培机构如新东方,好未来等以K12教培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已开始向艺术培训转型了,或是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向家长进行培训,显然这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家长不会买你单。还有的机构资金背景雄厚,出手收购、兼并、重组艺术培训机构,或高薪聘请专业教师,优秀校长,意图迅速抢占艺术培训市场。

开展素质教育,我们国家不是做的最好的,但是口号喊了多少年了,实在记不清了,反正从小就听到或者看到这个标语。或许,现在真的抓抓孩子的素质教育了,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是一样的。

原来一直在成绩中忙于内卷的学生们,没有培养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就算考上了好的大学,面对所学专业一头雾水,成为了死读书的“书呆子”,可没有一点好处。

    只要有一天需要教育,教育机构就不会真正的消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肯定要一起发展,才适合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但是如果太偏向一方,那么弊端也显而易见。

 

传统书法培训机构的冲击波

传统书法教培行业对比学科类教培行业有很多弱势特征:规模小。有的只有一个老师,纯属个人工作室性质;没有系统的课程和课件。完全按照个人意愿随意教,效果慢;收费低。一年3000元左右的费用,是学科类的三分之一左右。暑假班没有收入,只有低价引流。学科类一个暑假的收入相当于书法类的几年收入;网课制作欠缺。传统书法的教学不便于网络教学,小规模的也没有条件去制作网课......如此等等。

大量学科类教培机构向书法等艺术类教培方向的转型,对原本“量小体弱”的书法培训机构来讲,真的意味着“狼来了”。不可否认的是, 将来书法培训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由于这些学科类机构拥有成熟的营销体系和团队构建,“抢”生有术,在一定程度上,已对现有的书法培训机构构成潜在了威胁,甚至会被挤压生存空间。据了解,已有好多年龄较大的个人工作室的老师停止授课或转行,也有年龄较小的老师投身较大书法培训机构的门下。

学科类教培机构转型书法教培行业的利与弊

学科类培训机构涌入书法教培行业,有利有弊。

先说有利的一方面,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涌入是在倒逼书法培训机构必须加快探索建立规范运营机制,不断提升市场营销管理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这些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涌入也会带来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必将大大激活书法教培市场的潜能,使现今并不大的书法培训市场逐渐做大起来。

另一方面,五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的传承, 即使在艺术招生比例压缩的情况下,书法更是“抢手货” 。中国的文化复兴离不开汉字,有汉字就有汉字的书写和书法。同时,国学的发展和书法这一国粹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来, 中小学生写字能力严重下降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想让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写好中国字。这样,带动书法的学习和书法教培行业空间发展。

在2022—2035年的这一阶段,随着美育评价体系的建立,美育进中考的落地,给书法教培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再说弊端。学科类教培机构进军书法培训行业经验不足行有行规,道有道规,即使聘请书法老师,也不一定有成效。首先,这种书法老师先前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规模化的教学。有些机构为了节约教师的开支,找个书法老师给原来的学科老师简单培训就进行上岗,忽悠孩子,忽悠家长,到头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要知道书法的培训其实和数学一样,尤其需要技巧。

其实,过去书法培训机构的教学还是停留在技法方面,多聚焦在办展获奖上,多数注重形式,就和表演一样,是装出来的,而非书法素养培训。还有些机构,为了让家长看到所谓的“效果”,用描摹的形式写出一些书法作品,并且装裱起来,可以拿回家,可以去参赛。这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做法。

如果这些大机构再去进行这样的书写教育,那就与真正的书法教育背道而驰,中国的国粹文化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还进入了一个扭曲的轨道,甚至进入当今那些书法江湖人士的表演邪道。那么,教育部提倡的“提笔即练字”的理想境界如同一张白纸。如果真是这样,书法教培行业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扼杀。

如果说,过去的做法是可行的,但现在就不一定行得通,必须加以调整出新。即使大资金注入书法教培行业,再去造一个如英语般的书法培训大市场,打造出多个书法培训千人、万人校那是不可能的了。

怎样去打开书法教培行业的正确模式

书法教培行业用什么样的模式去经营,教材教辅是怎样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才是正确的?“双减”所引发的变革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双减”政策下,在美育背景下,在语文新课改下,在大量学科培训机构涌入艺术培训的当下,书法培训机构绝不能等闲视之,是时候该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了。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书写和书法的学科归属。有众多学者去分析书法课究竟是语文中的写字课,还是美术中的书法课,还是与美术、音乐、舞蹈课并驾的专门艺术课程?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体现书法具有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双重属性,在学校课程安排上,目前每周一节的书法课也是从语文课时中拿出的,可见各地教育部门认可的书法还是偏重于语文属性。但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则明确将书法定位为艺术课程。

    袁老师认为,书法可以具备这两重属性,只是阶段性的学习方法不同。教育部文件指出小学阶段学生学基础的楷书,可以学习什么样的范本,中学阶段可以学习行楷、行书,可以学习什么样的范本。不管是什么属性,教育部这一说明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符合学习要由易到难的规律,符合书法的阶段性教学要求,符合语文属性满足日常书写、卷面和作文提分,符合书写艺术水平的提高,向更高书法层次迈进。

纳影三步练字的系列教材研发也是遵循了这一理念,他们的专利产品影格的设计注重从最简单的规范字抓起,即使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也能掌握要点,按照里面的规范原理逐步学习,短期内能够掌握所有字形的布局原理,从而为规范字的书写打下牢固的基础。

谈起中小学书法的教学,袁老师侃侃而谈。他总结出一些可以供书法教培行业参考的知识。

在初级教材方面,一定先要注重对汉字间架结构的教学,不要刻意地追求笔画。不要觉得笔画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先练好笔画就能写好汉字。殊不知,这是最慢的一种方法,容易把孩子引入牛角尖。据考察,社会上的多数练字法都是与这个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好多孩子包括成人,练字多年,没有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钻了这个牛角尖。纳影三步练字品牌格言就是让硬笔速成,一堂课看出效果,几节课的书写效果能够使其字形“脱胎换骨”。

    重对汉字笔顺规则的教学。好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写字的好孬与笔水没有关系,并且考试又不考。大错特错!何为笔顺,为何要讲究笔顺,语文教科书上为何要表明笔顺。笔画不顺,气息不顺,从而导致字形结痂。更有甚者,笔画倒着写,把写字当成划字、涂鸦,看看写字好的同学的笔顺就知道了。

注重对合体字和独体字的互换规律的教学。譬如独体字的字形宽绰,但当它变为合体字的一个偏旁时,要发生字形和笔顺的变化,在教材中要注重对这些规律的总结。

不同结构类型的字体有不同的排列规律。包括高低的错位,左右的避让,包括笔画头部尾部的高低错落等等,这一系列都有显而易见、容易识记的规律。掌握这些基本规律便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识记效果,达到硬笔速成。

另外,增加趣味游戏的教学,分享学习的乐趣。从说文解字上结合必要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演变的小奥秘,引导对汉字浓厚的“窥探性”

在中级和高级教材方面,注重对章法的练习,字和字行气之间的连接,培养对书写整体的塑造:脱格练习,添加横线和竖线格式,教授笔画牵丝映带的行楷写法;提高书写速度,分析经典作品特点,根据孩子的书写特性,发挥其优点,因材施教,以期快速成长,不要为了省事,用一个模具教学。

增加课程教学内容,不仅教技法,还要融合国学、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素养,增强书法的美育和鉴赏功能。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我们文盲不多,美盲太多。这是适应“核心素养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应对教培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还要注重实践体验,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应用书写活动、书法文创拓展、书法研学、汉字刻版印刷、博物馆学习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玩”书法,在快乐的书法学习体验中获取书法知识和掌握书写技能。要结合机构优势条件,推出具有鲜明特点,个性化的课程。学科类培训机构加入到书法教培行业后,首先考虑的是生源转化,要更加注重通识性、系统化、标准化的书法课程设计与开发,而对于原有的书法机构,特别是小机构、个人工作室来讲,则要在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上做足文章,才能更好地立足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注重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再学习。书法专业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把字写的好看而已,况且老师写的好不代表教的好。中国浩瀚五千年的文化和书法精髓即使多大的书法家穷其一生也不能学完、学会。即便你是科班出身,也要不断地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为学员服务。所以,机构一定要为老师定期组织各项专业学习活动。

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书写水平和专业是最基本的要求,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师德,为人师表,授业解惑,勤恳。教学是良心买卖,不要为了赚钱,故意藏着好的知识不教,“书法是个长期学习过程”,一年一年的教,一年不行,教两年、三年。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青春,侵蚀家长的血汗钱,黑了自己的良心。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是要把他培养成多么大的“书法家”,要积极与家长沟通,确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孩子培养成的最高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要不遗余力,尽己所能。否则,你的路绝对走不长,你最好也别在这个行业呆。

纳影三步练字法,为什么能够受到家长的广泛赞誉,受到加盟校的青睐,很大原因是基于此。 独特的纳影三步练字法从微观和宏观各三个步骤方法进行教学诉求,经三年的时间验证,其教学效果突出,优势明显。实践证明,在纳影练字学校学习同比要节约三分之二的时间,节约两倍的学费。

更为独特的是,纳影三步练字开创家长陪读体系、家长交流学校,敢于接受家长的监督,免费让家长参与学习,以便更好地家校交流,助力孩子迅速提高。还有敢于承诺无效退款的协约培训机制。真是见识了。

结束语:“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对书法教培业来讲,将是一件机遇大于挑战,动力大于压力的好事情。今天的书法真正站到了与语数英同等的位置,书法的春天已经到来。

附:袁铭远简介

袁铭远:原名袁万明,山东沂水人,北京纳海文化传媒教育生态项目部艺术总监,主持视频教学课程《练字同步训练》等。

 自幼学习金石书画,系书协会员、美协会员,从历代毛笔书法间架结构中解析硬笔课程。撰写《个人性格和书风》等论文,编著《全国硬笔书法教师培训教材》,主持编写纳影三步练习法课件。信奉格言:经典的方能流传。书画交流联系电话:18010058977

来源:纳影三步练字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