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醇化佳酿 良愿留与至亲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公元前2世纪的《吕氏春秋》上说“仪狄作酒”,说酒是仪狄这个人发明的。而在西汉刘向的《战国策》中说得更具体:“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另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仪狄、杜康均为夏朝人,也就是说:有文献可考的、中国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从夏代开始,酒作为一种饮料便正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但在唐朝之前国人喝的都是米酒、果酒,唐朝时由泰国传来暹罗白酒。到元代时,国人才开始制造白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温和酒业所在地山东费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建城,称费邑;战国时改为费国,西汉初年即设为费县。费县还是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素有“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的美誉。

人杰地灵、物阜民康的费县自元代开始酿酒业便已兴起,其中最著名的“德升酒坊”即是温和酒业的前身。虽历经朝代更迭、岁月磨洗,但温和美酒,仍历两千余年而一脉相延、历久弥香。
举凡国内当下众多白酒品牌,其酿造史能与中国白酒历史等长的,可谓凤毛麟角,足见温和酒的珍贵。
历史给予了温和酒以无限的馈赠,她必将在某个时刻,还世人以华美的绽放!
“人生八雅”与“品味力升级”共振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被古人奉为“人生八雅”: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正所谓: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尽寄寓“人生八雅”之中。

其中,诗与酒,更是如影随形,密不可分:“一杯魂消可忘忧。刘郎醉,美名博千秋”;“豪饮一壶太白酒。江湖路,笑傲天涯走”;“巨饮千杯诗白首。论英雄,煮酒说曹刘”。。。。。。
酒外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喟叹、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诗意的中国古人以酒为媒,在感受着人生各种况味的同时,时刻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当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国策已深入推进四十年,渐至富裕起来的国人单从物质上已经很难获得幸福感,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日俱增。特备是随着中产阶级阶层的崛起,国人的消费水平正在迅速升级。根据麦肯锡的一份报告,中国中产阶级是年收入1.15万至4.3万美元的人群。这个人群的数目已从2000年的500万人发展到今天的2.25亿人。预计到2020年会增加到2.75亿人。再据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当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时,人们追求美感和品味的意识开始觉醒。

古人云:富而求贵、贵而求雅。
可以说,当代人“品味力升级”与古人崇尚的“人生八雅”如出一辙,完全可以同频、共振,而“酒”乃“八雅”之一,所以温和酒业适时推出面向高端消费人群的“封坛酒”正逢其时。
真情且付“封坛酒”,让时光留香
“封坛酒”自问世伊始,便被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
有史料可寻的“封坛酒”源于晋代。公元304年,晋代上虞人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女酒、女儿红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的记载。
民间流传颇广的一个说法是,“封坛酒”正是由我国南方女儿红、状元红酒演化出来的。古时绍兴人家生下孩子,为女,则封藏一坛女儿红;若男,则封藏一坛状元红。其中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和祝福,这种古时的风俗演化到现在,被称为“封坛酒”,其寓意已不仅限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更扩及到对父母、对挚友的美好情感等,其消费场景也从家庭波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因为“封坛酒”与生俱来的独特、尊贵的符号意义,所以只有上等的好酒才有被封存的资格。据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先生介绍,温和酒业首次“封坛酒”均精选窖藏20年以上的原浆老酒,由中国顶级白酒大师、国务院津贴专家李克明教授亲自主持酿造:利用多粮小窖发酵、回酒翻沙工艺、分层分段摘酒、恒温窖藏老熟;择时择日灌装,极具稀缺性、复杂性、艺术性和增值性。

温和酒业首次“封坛酒”盛典还专门听取了周易文化研究学者的建议,择定戊戌农历五月初六巳时,即2018年6月19日上午9时19分作为封坛酒的吉时;并对整个封坛盛典的规制、仪式、禁忌等做出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使得温和“封坛酒”成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拥有生辰八字的酒,更是一款无上吉利的酒,给消费者传递出深深的祝福之意。
拥有一坛温和经年封坛老酒,将您满腔的祝福和情意贮藏,让时光不断醇化、凝香,待给老人恭祝鹤寿时、喜获麟儿时,子女金榜题名时、喜结良缘时,乔迁之喜时、挚友欢聚时,事业宏图大展时。。。开启,届时您将不仅收获众人的羡慕、亲人们的赞赏,也必定会把那些难忘的时刻一一点亮。。。。。。
来源:温和酒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