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被盗用难维权,问题在哪儿?

鲁网
关注身份证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证件,如果任由不法分子盗用,侵害公民个人正当权益,会容易引发一系列金融诈骗案件并扰乱社会秩序。这一现实暴露出的是当前司法制度对相关犯罪行为追责程序的漏洞,也有身份证管理制度和技术上的不足。
据媒体报道,我国每年丢失、被盗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可达数百万张。身份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少人认为,丢失身份证后只需挂失并补办一张新身份证就可以了,但真相却是,被挂失的身份证还能继续使用,且丢失证件者依然要为此承担责任。
日前,湖南市民伍先生由于身份证遗失后被人冒用,他新开办的公司无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虽然向有关部门多次反映,但他被人冒用身份证开办的公司至今仍未注销,而伍先生的经历,只是类似事件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人会在购票乘车、贷款买房、找工作上遭遇麻烦,或者被无缘无故追缴手机欠费,收到法院传票,偷税逃税被限制出境……
尽管我国刑法中有盗用身份证件罪,也尽管《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如果丢失的身份证被人拿去冒用,身份证的所有人无须对自己未实施的行为承担责任,冒用者和相关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一方面法律规定比较笼统,缺乏明确的司法解释,另一方面调查取证的程序复杂、难度颇大。这导致现实中虽然居民身份证冒用案件屡屡发生,但盗用身份证件罪的判决案例却寥寥无几,更有甚者,很多丢失的身份证居然被拿到网络黑市上进行出售。
身份证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证件,如果任由不法分子盗用,侵害公民个人正当权益,会容易引发一系列金融诈骗案件并扰乱社会秩序。这一现实暴露出的是当前司法制度对相关犯罪行为追责程序的漏洞,也有身份证管理制度和技术上的不足。
我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很多人认为,这种处罚力度实在太轻,并成为盗用、非法买卖身份证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同时,一个没有“人证合一”的身份证竟然能注册公司,甚至可以办理贷款,这也是身份审核上的巨大漏洞。
另外,从技术逻辑上讲,既然公民已经将丢失的身份证挂失,那么丢失的身份证就应该能像银行卡一样被注销,使之失去作用,或者第一时间将失效身份证信息进行联网,以供相关部门在办理业务时能够查询、鉴别。倘若被挂失后依然有效,那么就失去了补办、挂失的意义。
居民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尽管个人有保管不妥的责任,但绝不能让丢失者自认倒霉,或者像文中的伍先生那样为一张被挂失的身份证跑断了腿还没有任何成效。要想大大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首先需要公安机关对身份证进行技术升级,使其具有像银行卡一样的挂失功能,以及建立多部门信息联网系统,在读取挂失身份证信息时,由系统显示已注销,给相关部门以提醒。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加大对冒用身份证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情节严重”的标准,使类似案件在判案过程中享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东方圣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