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区教师张卫东:逐梦乡村 振兴教育

商讯
关注“2001年8月,新学年全体教职工会议,听到学校领导宣布我为初三(4)班班主任,脑袋就嗡嗡乱响,后面讲的什么就听不清楚了。”近日,谈论起二十多年前的这一幕,定陶区冉堌镇中学教师张卫东还有点心有余悸、谈虎色变的感觉。
张卫东,1998年毕业于菏泽师专,是较早充实到农村教育战线的大学生,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是学校的工作狂,包揽初一年级八个班的历史课,每周24节课,每天5、6节课是常态。一干就是三年。“以前只教课,没有干过班主任,领导突然给了毕业班班主任的重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唯实干,以期不负厚望、不辱使命。”张卫东激动地说。
虽说文史不分家,接手初三语文,需要自己先“补课”,初一到初三六册课本都要学习。而且那几年经常更换,一会人教版、一会北师版、一会苏教版、一会又人教版,上学没近视眼,教几年语文,右眼还好些,左眼视力4.6了。
“张卫东老师温尔文雅、待人和善,即使学生偶尔犯错,他总是让学生写出情况说明、再违纪惩罚措施,不厌其烦的引导孩子们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让孩子们逐步形成自律意识。但张老师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同事小王说。
2021年4月,侯奕彤(化名)因期中测试成绩不理想,感觉前途渺茫,产生辍学念头,父母来学校带被褥。张卫东得知后,金刚怒目、声色俱厉的斥责家长:孩子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孩子任性,都是你们娇惯的!个头比张老师高一截的家长被训懵了,连连称是。三个月后,侯奕彤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升入理想的高中。
张卫东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潜心研读《新课程标准》,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胸有成竹、胸中有丘壑。2021年11月29日,定陶区教科研中心组织的名师公开课,张卫东执教《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一个栏目是“造纸术的发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传播的重大作用,张卫东让同学们打开课本扉页,找出本册课本的字数。同学们很快找到了:118千字。张卫东娓娓道来,纸发明之前,人们一般把字写在竹木简上,毛笔书写。一张报纸大小的木简能写多少个毛笔字?同学们说20的、30的、50的都有。张老师说,为了方便计算,按每片报纸大小的木简写100个字。118千字需要写多少页?1180页。好。用来写字的木简需要多厚?1厘米、2厘米、3厘米。好。为了方便计算,1厘米。1180页,多厚?11.8米。11.8米是多厚?大致四层教学楼这么高。一本历史课本,报纸大小的竹木简需要写四层教学楼这么高。在纸发明之前,同学们学好这一本历史课本,就学富五车了。
近年来,张卫东先后执教全区历史教学示范课;执教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入选学习强国;2020年4月疫情期间,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做客定陶电视台空中课堂,执教《学会学习,快乐成长》,反响较好。
张卫东先后荣获定陶名师、区教书育人楷模、区优秀教师、市一师一优课、区教学能手、区优质课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辅导三等奖。2021年6月主持完成了山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中小学生学习力的研究》;参与研究省、市课题六项。撰写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荣获菏泽市优秀学术成果奖;《做一名不爱发脾气的老师》荣获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马剑)
来源:定陶区教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