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健康

德州中医院急诊科提醒:别把“消毒”变“放毒”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月9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德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因误服“84”消毒液而紧急送医的患者。据患者自述,他将散装的“84”消毒液误认为是凉白开而饮用。

接诊的医护人员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安抚患者情绪,并立即展开抢救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牛奶洗胃,并进行补液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患者目前已好转出院。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这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人体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误服后,可能会对口腔、食道和胃部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市民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 将家中的化学物品(如消毒液、清洁剂等)放置在儿童、老人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拿误用。

2. 误服后的应急处理:

(1)立即呼叫急救:拨打急救电话120,在呼叫急救时,尽可能向医疗人员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误服的时间、剂量、误服的具体物质(如“84”消毒液)以及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当前症状。这些信息将帮助急救人员更好地评估情况并制定抢救方案。

(2)不要催吐:催吐可能导致消毒液再次通过食道,造成二次伤害。

(3)不要随意饮水或其他液体:除非医护人员明确指示,否则不要给患者喝水或其他液体,以免加速化学反应,加重损伤。

(4)遵循医疗人员的指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务必遵循医务人员的指示进行初步处理。例如,保持患者安静、避免随意移动或进行不必要的操作,以免加重病情。

3. 预防为主

(1)将化学物品与食品、饮料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2)使用化学物品时,务必仔细阅读标签和使用说明,确保安全操作。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化学物品的管理和使用需格外谨慎。希望通过此次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来源:德州市中医院(王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