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夏日炎炎,如何防中暑?

商讯
关注连日来
全国多地气温持续攀升
人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中堪比“蒸桑拿”
如果防暑措施不到位
稍不留意就可能被中暑“盯上”
轻则恶心呕吐,重则致命!
所以朋友们
预防中暑的知识也要准备起来!

(图源网络)
高温天气 谨防中暑
中暑是指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且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图源网络)
发生中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引发中暑。
2。户外活动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3。在公共场所、家中,人群密集等地方,有产热集中,散热困难的现象,再加上人群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致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0.7%~1%,这种情况下会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导致中暑发生。

(图源网络)
中暑症状
中暑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渴、多汗、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严重中暑者可能出现高热、抽搐、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中暑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通常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尽量缩短在户外停留的时间。
2、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
3、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且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
4、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5、有些老年人中暑后症状不典型,只是看起来比平时“蔫”,实则已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需要照护者尽早识别,及时送老年人就医。
6、中暑患者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阳光下剧烈运动。
如果周围的同伴中暑了,又怎么正确地进行急救呢?

(图源网络)
1、迅速让中暑病者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最好是有空调的房间,或用电风扇吹风,以加快散热降温。
2、用湿毛巾、冰水、冰袋进行全身降温。如有冰袋(需用毛巾与皮肤隔开),可敷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以迅速降低患者体温。若患者出现抽搐,应避免其发生舌咬伤,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3、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绿豆汤、淡糖盐水等。
4、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人,可给服仁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
5、如果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掉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上干衣服。出现昏迷呕吐的病人,要让其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呕吐物导致窒息。
6、对于重症中暑的病人不要忘了在实施上述急救措施的同时,立即拨打120,送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王雪宁)
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急诊科负责人 郭玉彬
自 1962 年建院以来,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逐步发展为急诊急救、留观注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为一体的急诊急救科室。科室人员共有 24 人,其中专职护理人员 11 人、专职医生 7 人、专职司机 6 人,并全部取得急救专业上岗资格证书,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抢救仪器的使用。急诊科现有三辆救护车,一辆负压监护型、两辆普通型,24 小时处于待命状态。2015 年在全市院前急救能力提升年活动中荣获“院前急救先进集体”;2016 年院前急救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二等奖”、 心肺复苏项目获“单项奖第一名”;连续三年被德州市卫健委评为“全市优秀急救站”荣誉称号;每月组织下社区为老百姓宣教急救技能知识;2018 年科室被评为“先进集体”;2019 年 6月份医院组织的安全月活动中获得门诊科室第一名。多年来急诊科坚持“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宗旨,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急救技术、细致的服务为工作作风,为广大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优质的服务,时刻为州城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咨询电话:0534-2672220
来源: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