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夜以继日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奔赴抢救“战场”

商讯
关注
4月28日凌晨2点1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寂静,值班医生于雁峰医生立刻拿起电话询问情况。“你们快来啊!我父亲快不行了!”类似这样急切的话语,急诊科的医护们每天都要听上十几遍,于雁峰一边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一边示意同事准备发车。

图片来源网络
不到2分钟,急诊科医护人员已经携带急救用品,乘坐救护车前往患者居住小区新湖家园。途中,于雁峰通过手机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病情发展。经了解,他初步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便立刻告诫家属:不要乱动,让患者保持平卧等待救援,家中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先含服。2点20分,医护人员到达患者家中,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并将结果同步至胸痛中心,2点25分,经心内科专家确认为急性心梗后,现场为患者服用溶栓药物。返回医院途中,于医生联系导管室准备进行介入治疗,绿色通道已全部开通。2点35分,早已做好手术准备的心内科专家开始为患者进行治疗,很快,患者转危为安。

图片来源网络
从出车到救治,整个过程仅不到30分钟,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的高效与高质量,体现的是医院与科室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近10年来,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不断优化管理、培养人才,形成了专业化、规范化急救团队,多次在市急救中心的各项比赛中获奖,各项考核基本保持在全市前三名。2014年第二届全市卫生计生系统院前急救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2015年全市急救能力提升年活动中被评为“院前急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6年第三届全市卫生计生系统院前急救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颈椎损伤车内解救项目第一名”、获个人全能二等奖;在四项比赛中获得三项全市第一名;连续8年被市卫健委评为“优秀急救站”称号。日前,德州市卫健委公布了2022年度全市院前急救网络系统急救站年终工作考核情况,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救站在全市30余个急救站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加强管理 搭建高效救治框架
2014年,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管国强接手急诊科的管理工作。管国强有着丰富的急诊科从业经验,对急诊工作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常说:“急诊科面对的多是急危重症,干的活是与死神赛跑。急诊科快一点,病人获救的几率就多一分,因此急诊科效率不能不高。”
设置专人专岗。彼时,由于医护人员少、急诊科设立晚等原因,很多医院的急诊科医生都由其他科室医生兼任。为保障急救科医护人员不被占用、随叫随到,市第七人民医院成为了全市最早一批为急诊科设置医护专人专岗的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全年24小时只为急诊患者待命,大大提升了急诊科患者的救治效率。

图片来源网络
实行标准化管理。医院严格按照市120指挥调度中心要求,保障急诊科35项管理制度、流程、岗位职责健全,执行到位。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的成功创建,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保障了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救治效率大大提升。
完善考核制度。管国强分管院长多次到急诊科调研,倾听一线医生、护士、司机的心声,广泛参考和采用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和急诊科负责人共同重新制定了急诊科考核方案,保障急诊科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工作留痕,做到了奖惩分明,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如今,医院急诊科拥有救护车3辆,急诊医生7人,护士11人,日均接诊人数达50余人。

不断学习 持续提升专业水准
5月6日下午,急诊科培训组长葛涛医生与周维峰护士分别带领医生与护士学习急诊知识与疑难病例,医护人员们聚精会神,生怕听漏知识点。这是急诊科自发组织的每月培训学习活动,培训组长会总结上个月出现的问题,为医护人员巩固急救知识,提升急救水平。在培训结束的次周,急诊科主任与护士长还会对医护人员一一进行考核。
“急诊科的救治工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通常不会给医护人员过多的思考时间,因此,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我们尤为重要。”急诊科负责人郭玉彬介绍,科内每月都会组织科内抢救仪器操作技能培训、理论知识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完善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帮助医护人员全面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医院还定期派遣医生护士前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专业水准,为德州百姓提供更好的急救服务。
同时,为了缩短急诊患者来院时间,充分发挥医疗急救资源,医院每月对救护车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急救知识、地名地形等内容培训。保证救护车接诊效率,提升救护车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科普宣教 提升群众自救能力
“心搏骤停发生后,及时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术能够为患者挽回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请仔细看我是如何操作的。”3月14日,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走进德州市交通警察机关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宣教活动,现场利用示教模具,对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进行了专业演示,并引导居民亲身体验,保证每一位参与人员掌握急救要领和细节。
近年来,市第七人民医院积极推动急救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和普及工作。“救护车再快也需要时间抵达,群众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救治率。因此,科普宣传也是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急诊科护士长石玲玲说,今年2月以来,市第七人民医院已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宣教活动10余次,惠及群众200余人。
“我们将继续加强急诊科与医院各科室的全面协作,打造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提供24小时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郭玉彬说。
郭玉彬现任山东省医学会会员、山东省医院协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德州市医师学会中毒与职业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州市医师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

他在急诊医疗战线上工作18年来,始终坚持“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工作理念,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救治了数以千计的患者,从未出现过重大责任事故。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爱戴,经常受到120指挥中心及院领导的表扬。郭玉彬先后多次被医院及卫健委120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院前急救先进个人”,至今已连续七年被德州市卫健委授予“优秀急救站主任”荣誉称号。2019年9月德州市第四届院前急救技能大赛中荣获个人全能一等奖;2019年10月全省(山东省)院前急救大赛综合排名荣获三等奖;2021年德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021年全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技能竞赛荣获优秀奖。

来源: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牛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