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健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生命相托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五床病人的病情已经明显好转,明天就可以撤掉高流量,改面罩吸氧。”“新来的六十床血氧太低,立即上高流量!”“七床的情况不太好,管床医师和责任护士一定要指导患者俯卧位通气,注意血氧变化”“马上春节了,病房还有很多重症病人,各个班次都不要掉以轻心,患者安全无小事!出院的病人要做好回家以后的健康指导。”……1月18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全科医学科病区时,科主任王敏、副主任王子江、病区护士长王朝宁正在与医护团队讨论患者病情和后续治疗方案。 

王敏告诉记者,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医院迎来了生命救治的“大考”,面对激增的新冠感染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坚持以“保健康、防重症、减少死亡”为首要原则,通过扩容急救资源、优化就诊流程、增设床位等方式,全力保障群众就医需求。而最令她欣慰的是,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拼搏和努力下,全科医学科病区已有近一百八十名患者顺利出院。

“近1个月我们科床位全部对急诊开放,主要收治来自急诊科的重症患者和多病共存病情复杂的新冠感染患者。”王敏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中下旬开始,科室病床满负荷运转,直到前两天病区才有了空余的床位,目前病房仍有约40位患者住院治疗。其间,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时光。 

受疫情冲击最早的是医护人员,医护人员“阳”的比大部分患者要早,因此当病人像潮水一样涌入病房的时候,大多数医生、护士仍在发烧。在科室人员短缺,几乎无法运转的情况下,王子江作为呼吸专家、市级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率先垂范,即使自己感染后发热、乏力,也一天都没有休息,吃着退烧药坚守一线;副主任医师王勇感染后头痛欲裂、咽痛如吞刀片,仍然坚守岗位,一周没有回家;副主任医师王刚在我市二院参与新冠病区封控治疗2月余,解封后没有来的及回家与家人团聚,就投入到了科室的紧张工作;年轻的郭伟医生发烧38.5℃,在科室值班室休息了一天便立刻投入到工作中;科室其他医师也都感染后带病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我为他们骄傲!”王敏说。

“护士们感染后只休息3天就回到岗位,看到护士们忙前跑后、咳嗽气喘、满脸通红、一头虚汗,工作忙而不乱,我心里既心疼又感动。”王敏介绍,16名护士负责着整个楼层的61张床位,许多人都是硬撑着往上冲,患者的一句肯定,就是对她们最温柔的安慰剂。

“一家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咱们咬咬牙坚持一下。”“明天有4名病人可以出院的,看到他们的笑容,真好。”……连日来,在科室微信工作群里,除了交流工作,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相互鼓励的话。重病人救治成功出院是对医务人员最大的安慰和鼓励!前不久,一位58岁的患者因为新冠感染诱发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又先后并发了急性胰腺炎、高钠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经1周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准备出院时又发起了高烧,出现了喘憋、呼吸衰竭,肺CT显示“双侧白肺”,该患者的每一个并发症都是致命的!但是医护人员不放弃,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已顺利出院。此病人的救治成功体现了全科医学科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疗技术。像这样每一次的抢救成功都激励医护人员更加努力地工作。

王敏常这样鼓励大家,“危难时刻显身手,越是特殊时期越能体现一个单位一个科室一个小组的凝聚力和实力,在医院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全科医学科做到了!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守护生命……”说到这里,王敏哽咽了。

来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