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健康

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冬病夏治“三伏贴”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中医认为,三伏日,人体的阳气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调理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最佳。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代研究发现穴位敷贴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激发和调节免疫功能,对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止咳平喘的效果,对冬季常见病有比较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适应人群

体质虚寒、免疫力低下、体虚易感冒、畏寒怕冷、遇冷不适或症状加重的各种人群。

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

3。慢性便秘、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腹泻;

4。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

5。小儿体虚易感、厌食、遗尿;

6。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

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效果最佳,但也不必拘泥,整个伏天都可收到满意疗效。

2。敷贴对象两周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3。贴敷时长根据病情及患者皮肤承受度6-8个小时,儿童可适当缩短,建议在0.5-4小时。

4。贴敷周期每年夏季、冬季各4次,连续贴敷三年为一个疗程。

5。皮肤反应a。局部皮肤出现微红、轻度瘙痒均属正常反应b。局部出现刺痒难耐、灼热疼痛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及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c。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

6。饮食禁忌:贴敷期间禁食生冷、煎炸油腻、辛辣食物及易致发脓的食物。

7。其它    

a。贴敷期间请勿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致敷药脱落

b。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禁忌症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以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

来源: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牛漪)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