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德州

禹城:引育并重聚人才

齐鲁晚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8月16日,禹城市法博士蚯蚓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内,年处理6000吨农业废弃物的蚯蚓生态循环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预计今年9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年处理1000吨牛粪、5000吨农作物秸秆,将形成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蚯蚓养殖—有机肥—蔬菜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 ”该项目负责人法月萍介绍。

2017年,法月萍将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禹城,全面打造蚯蚓微生物生态工程系统。“选择来禹城创新创业,看中的是这里过硬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完善的软硬件环境。从公司签约、注册到实验室选址并投入使用,禹城市提供了很大帮助。 ”法月萍说。在法博士蚯蚓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园内,三分之二以上就业人员是农村妇女,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禹城市出台了《“大禹英才”认定管理办法》,对农业领域领军型人才优先认定为“大禹英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创业补助、10万元生活补贴。去年,该市向12名农业领域“大禹英才”发放补贴155万元。通过制定导向性政策,用好招才引智措施,开展引才活动。统筹镇村两级资源,建成127套乡村人才公寓。目前该市引进培养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40名;培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44名,创办家庭农场43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31个。

该市大学生刘玉刚回乡创业当新型职业农民,创办蜂农番茄生产园,吸纳了60余名村民到园区务工增收;张庄镇领翔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波带领600余名村民发“羊财”;在外经商多年的年轻人杨桂伟回乡创办手工艺品加工点,带动50余名留守妇女致富,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安仁镇后楼村的创业能人翟雪燕瞅准传统手工布鞋商机,办起加工厂,带领全镇及周边乡镇的80位老人、120名年轻女性创业,加工厂月销售额达到了150万元。

今年,该市计划培育5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引进涉农人才团队10个以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我们始终以当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作为衡量标准来对待人才,既注重外来高端人才的引进,也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本土与外来人才比翼双飞。 ”禹城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孙义栋介绍说。

来源:德州新闻网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