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高层对话

“好品山东”系列观察④ | 从鲁菜发源地到预制菜大省,山东美食为何总受青睐?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好品山东”系列观察④ | 

从鲁菜发源地到预制菜大省,山东美食为何总受青睐?

8月31日,2022年新一届“新时代 新鲁菜”创新大赛在潍坊举行,从“创新鲁菜预制未来”的主题来看,本届大赛意在打破鲁菜以往印象,推动鲁菜菜色创新,跟上时代发展大潮,以“鲁菜经济”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给这里的农业披上了一层“富饶”的底色。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带着这份千年积淀和传承的“殷实”,中华传统文化从这里诞生,鲁菜文化从这里起源。四时风物,就这样,从齐鲁大地飘香至四海八方。
能“守正”,敢“创新”。如今,鲁菜文化又有了新变化,搭上“预制菜”风口的快车道,山东在近两年时间内培育出相关企业1.5万家,A股上市企业超过7家,居全国首位。由此,传统中式大餐从宴席走向户外露营、商务差旅等多个现代化场景,“摇身一变”成为烹饪方式简单、顺应快节奏生活的新式风潮。

01 家底实力

你或许没有吃过鲁菜大席,但你品尝过的中式菜肴中一定有鲁菜的影子。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鲁菜在中国人餐桌上留存的时间最长、辐射范围最广、融合包容性最强。就拿“番茄炒蛋”这道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国民”菜来说,其烹饪的源头便是属于鲁菜。

的确,山东“吃食”包罗万象,从葱烧海参、糖醋鱼、豆腐箱子等工艺复杂的“高级”菜品,到煎饼卷大葱、胶东大馒头等“草根儿”美味,山东人的“创造力”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在鲁味中,甚至被冠以其他地方名称的“北京烤鸭”,其故乡也在山东。

山东的“好吃”,是印刻在“骨子”里的。

由于山东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此外,山东还有绵延3290余公里的海岸线,占到全国的1/6,海洋物产丰饶。由此,优质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山东异常发达的农业,从五谷到果蔬、从家禽畜牧业到海味珍品,山东的农业图谱完整而均衡。由此诞生了“烟台苹果”“章丘大葱”“莱阳梨”“日照绿茶”“金乡大蒜”“沾化冬枣”等天然地理标识。

无疑,农业的发展给鲁菜的起源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鲁菜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早在2700多年前,齐国(今淄博)便诞生了史上最早的烹饪调和之术,有一种说法认为,齐桓公的厨师易牙就是鲁菜的鼻祖。汉朝《礼记》一书中,记录了烹、煮、烤、烩、炮等多种烹调方法和要求。南北朝时期,淄博又诞生了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巨著——《齐民要术》。

可以说,我国最早的关于食物烹饪的理论和风俗都来自于山东,而春秋时期的齐国,即今山东淄博,则被公认为鲁菜发源地。

02 菜香鲁韵

鲁菜为何能在我国一众菜系中“屹立不倒”?

事实上,鲁菜令人难忘的,除了味道,还有文化。

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曾系统全面的阐述了饮食卫生、养生、火候、刀工、调味、礼仪等方面的观点。说明传统的鲁菜,吃起来是十分讲究的,正如张岱在《老饕集序》所说:“中古之世,知味推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精细”考究,成为鲁菜的第一层文化意义。就拿乾隆皇帝赞不绝口的博山豆腐箱来说,制造这道菜需要分几步呢?

首先,将猪肉、木耳、香菇等食材切至细碎,翻炒备用,第二,将豆腐切成大小一致的四方体状炸熟至金黄,选其中一面三向开口备用,随后,将炒熟的肉菜均匀地填入豆腐,淋上事先调制好的酱汁,最后,撒上番茄丁、黄瓜丁等颜色鲜亮的食材,由此,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豆腐箱子,晶莹剔透、色香俱全,才算制造完成,方能上桌。

而如果说“精细”代表着山东人民对生活的态度,那么鲁菜的另一层文化韵味则彰显着山东对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的关键词,是奋进,也是团圆,饱含着劳动人民的家国之情。

例如,糖醋鱼的“造型”永远都是“首尾”向上的,“鱼跃龙门”“年年有鱼(余)”,这道菜成为逢年过节或家人高中时必会出现的C位美食;四喜丸子则象征着福、禄、寿、喜人生四大喜事,同时,丸子圆圆的形状又寓意团团圆圆;九转大肠寓意“长长久久”……

可以说,鲁菜早已超出了“果腹”的境界,在味蕾之外,鲁菜一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生相伴,更像是一坛坛深藏的好酒,越品越香。而这,也是鲁菜雅俗共享、经久不衰的原因。

03 顺势追潮

虽说鲁菜曾经备受追捧,为其他菜系的“鼻祖”,但其制造精细的特点也决定了正宗鲁菜较高的门槛,尤其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的大背景下,鲁菜亟需找到现实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居家需求的盛行,千万亿的“预制菜”市场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也为鲁菜在现代社会重放光彩提供了一个窗口。

这一次,“守正”的鲁菜选择了“创新追潮”。毕竟,从无到有创造纷繁菜式、烹饪方式,又成为其他菜系的基础,“创造力”早已凝结于鲁菜技法和鲁菜传承者心中。

数据统计来看,截至2022年5月,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67万家,而山东凭借蔬菜肉类等食材和食品加工产业优势,已培育出相关企业1.5万家,A股上市企业超7家,数量居全国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预制菜大省”。

得利斯、龙大美食、双塔食品、惠发食品、好当家、春雪食品、山东赫达……

这些企业曾经依靠当地优质的畜牧加工和海洋产品资源,迅速建立起独特的产品护城河,现在又巧借预制菜风潮将更多鲁味扩散至全国各地,甚至出海。这不仅极大降低了鲁菜门槛和制作菜肴的时间、人力成本,也助力当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进发。

以德州为例,作为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德州不仅拥有远近闻名的德州扒鸡这个鲁味老字号,还拥有近百家预制菜企业,并在2021年为德州贡献了近50亿元营收。

由此而言,以鲁菜为首的鲁味,凭借着敢于创新的品质,不仅通过“预制菜”实现着“自我重生”,也在“预制”着山东经济转型的光明未来。

后记:

今年以来,随着山东省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实施,花样众多的鲁味有了一个统一而响亮的标识:“好品山东”。今年3月,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公布,14个大类中公223家品牌上榜,其中,与食品有关的大类达7类,占到所含大类的一半,89个山东“好味”登上榜单。

从周村烧饼、双塔淀粉到超意兴、鲁味斋等肉食产品,从东阿阿胶到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从鲁花食用油到崔字牌小磨香油……在数不尽的山东优质品牌中,我们不仅找寻到触动心弦的舌尖美味,也似乎探寻到这个农业和工业“双料”大省经济腾飞的密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