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高层对话

“让淄博味道飘香全球”系列观察②|为何这一口「淄」味值得无限循环?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作者/柒陆壹 设计/王伦

美味就像经久不衰的曲目,值得无限循环。

噼噼啪啪的烤肉声、肉片翻炒的滋滋声、肉烧饼掰开瞬间的清脆声、酥锅沸起时的咕嘟声……四季烟火本是凡事,却被这些出自灶台的“交响乐”演奏得格外迷人。

2021年夏末,我们的旅拍纪录片《淄博美味奇妙夜》(中英文版)上线,立即引爆全网味蕾,让更多人知道,淄博,这个因小饼烧烤红遍大家南北的城市,亦是正宗经典鲁菜发源地,是传承千年而名副其实的“好吃”之城。

如今盛夏又至,在午后的日头逐渐灼热、蝉声渐盛,晚间的矮桌再次林立街头、小饼烧烤成为食之主角的时候,我们重温这“美好淄味”,只觉那熟悉的味觉盛宴再度降临。今夏的正确打开方式,存留于此;城市的开放包容,凝聚于此。

炉火明灭,三餐四季 ——《淄博食堂奇妙夜》炉火明灭,三餐四季 ——《淄博食堂奇妙夜》

01 一味千年不厌

“卷一个大满贯”,这或许是吃过淄博小饼烤肉的朋友才懂的梗。

淄博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但却因一种国民宵夜——“烧烤”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去年11月,《人生一串》(第三季)播出,节目首期《地不地道》收获千万级播放量,而这期主题即为“淄博烧烤”。

在诺达的中国烧烤版图中,是什么让食客对淄博情有独钟?

淄博烧烤
淄博烧烤淄博烧烤

鲜嫩欲滴的猪牛羊肉切成肥瘦相间的小块儿,结伴入火,烤至九成,便被集体端上餐桌。食客满满的广场中,小烤炉早已等候多时,而这颇有“点睛之笔”意味的最后一成熟,便由食客自己掌握。

这当然不是淄博烧烤仅有的独特。待到肉串烤熟,“名场面”才登场:眼见食客们拿出巴掌见方的小饼,把肉串用力撸下,再配上鲜绿色的小葱等,抹上烧烤酱,所有食材卷到一起,一口吞下,烤肉的使命才算圆满完成。

烤肉的油香、劲道的小饼、清脆的小葱、咸甜相间的酱料,缺一不可。因此,小饼卷肉才是淄博烧烤的灵魂,也是淄博烧烤与其他地方单纯的“撸串儿”相比最具辨识度的地方:

既精致又包容。

淄博烧烤-小饼卷肉淄博烧烤-小饼卷肉

而如果仍要追问,为何只有淄博出现了这样的吃法?就要从淄博作为鲁菜起源之地的历史渊源说起了。

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气候宜人、水量充足,自古就是农业发达之地。早在春秋时期,齐鲁肴馔便显露头角,主张用牛羊猪、家禽和海鲜等来烹饪。到了西周、秦汉时期,齐国都城(今临淄)作为经济繁华之地,所食之物颇为讲究,饮食业尤为兴旺。

当时的齐国人,不仅在“如何吃”上有所考究,在饮食礼仪方面也有所建树。据说,被称为“天下第一相”的管仲就主张“雕卵然取之,所以发积藏,散万物”,即把鸡蛋涂成彩绘再煮,将木头雕刻装饰后再烧。不仅如此,管仲还在上菜顺序、菜肴摆放位置等方面做过详细阐述,说明在当时,山东已极为重视饮食之“精”、饮食之“礼”。

随后,在鲁菜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精致便传续下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据说,鲁菜有“蒸、煮、烤、酿、煎、炒、熬、烹、炸、腊、盐、豉、醋、酱、酒、蜜、椒”等多种技法,如今,我们在淄博食用正宗传统鲁菜时,便能感受到强烈的仪式感和菜色的美感。

如曾令乾隆皇帝赞不绝口的博山豆腐箱,要先将猪肉馅、海米、木耳、香菇等日常食材翻炒待用,再将切成小大一致的长条蒸后炸至金黄,挖芯开口,呈小门扇状,再将炒好的肉馅儿等填入其中,直至饱满,最后浇上晶莹的酱汁,附上黄瓜片西红柿丁、木耳等,才能上桌。

糖醋鲤鱼糖醋鲤鱼

此外,像糖醋鲤鱼、博山炸肉、博山酥锅、周村煮锅等鲁菜名品,每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一般来说,精致与豪气含义大不相同,但淄博美食却将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无论是单盘食量之多、菜肴品类之丰,还是用料之足,都体现着“好客山东”的大气与热情。

例如,作为当地著名宴请风俗,淄博“四四席”已有上百年历史。所谓“四四席”需要有可供八人一桌聚餐的四平盘、四大件、四行件和四饭菜,计十六品,重要宴席在正式饮酒前还需要有四干果、四点心、四鲜果及相配饮料之什。

说到这儿,我们明白了为何中国烧烤千千万,唯独淄博烧烤要小饼卷着吃:它的精致与包容与淄博鲁菜“一脉相承”,是中华传统美德在饮食上的道地表现罢了。

而这像极了淄博人的特点:在传统文化礼仪和家国情怀熏陶下,“精”能如匠者入毫厘鼻烟壶作画,“豪”能如田单力挫入侵者力挽狂澜。

四四席(图源:好客山东网)四四席(图源:好客山东网)

02 生津,也生金

仍从烧烤说起,虽然据史料记载来看,淄博烧烤已有千年历史,但就像文化在不断发展,小饼卷肉的吃法也是在吃法的动态演变中出现的。

如今,在淄博当地制作烧烤小饼的人很多,其中,“老沈家小饼”占据着25%的市场份额。据老板沈岭涛回忆,他家的小饼在30年前还仅仅作为“火车餐”进行售卖,但经过观察,他发现了可以在吃烧烤时加上卷饼,决定一试,就这样逐渐闯出了名堂。随着淄博烧烤出圈,老沈家小饼更是成功打开了市场,一天能卖一万张。

如果说烧烤改变了淄博小饼的命运,那么鲁菜则让淄博再次站在了新产业风口之上。今年6月15日,淄博市“2022中国(山东)预制食品产业发展大会”隆重举办,会上,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表示:“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和鲁菜起源地,淄博具有数千年的美食文化底蕴。”而预制食品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餐桌,串起的是一二三产融合的价值链,切入的是万亿级的大市场。

据此,淄博将“着力培育‘中国淄味’高端预制食品品牌,利用5年时间塑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北方预制食品产业发展高地,真正让世界了解‘淄味’、让‘淄味’飘香全球。”

除了通过美食直接带动的预制菜产业,淄博美食积淀下来的精致与包容,则正是当今淄博城市发展中细致谋划与大胆开放创新的前缀。

鲁菜,包容万千——《淄博食堂奇妙夜》鲁菜,包容万千——《淄博食堂奇妙夜》

去年5月,淄博市推进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召开工作协调会,会议明确指出,要聚焦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助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同年6月,淄博淄博高新区双语标识办(综合执法局)、高新区文教卫中心联合展开行动,重点督导调研了城区主干道、交通枢纽双语标识改造工作,规范改造车站、酒店、银行、医院、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双语标识,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淄博高新区的国际化交流功能,助力其国际化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回看去年10月份发布的《淄博美食奇妙夜》,亦将使用中英文双字幕呈现,同样彰显了淄博美食经济走向世界的寓意。

博山豆腐箱——《淄博食堂奇妙夜》博山豆腐箱——《淄博食堂奇妙夜》

开放合作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今年以来,淄博更是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决心。2022年2月,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改革开放赋能,持续扩大线下对外开放,实施经济体系、企业梯队、资源配置、城市形态、营商环境“五个国际化”提升行动……

同时,作为内陆城市,淄博主政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提升空间。今年4月份,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一行人在赴青岛考察时说到:“当前,淄博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拐点期,经济外向度、城市开放度不够高既是突出短板,又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

这些,都为淄博今后的发展定下了基调,点亮了灯塔。

博山香肠(图源:好客山东之声)博山香肠(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紧接着,5月17日,淄博市举行对外开放新平台矩阵集中启动仪式,鲁中国际陆港暨淄博内陆港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揭牌,山东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淄博运营中心同步上线。

启动仪式上,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指出,开放是城市活力之源,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弄潮儿,有着深厚的开放基因、广阔开放的舞台、博大的开放胸襟和进取的开放姿态。

的确,从2017年第一列淄博——中亚“淄博号”欧亚班列开行,到全国首列整列冷链欧亚班列和全国首列混编冷链欧亚班列开行,淄博通过高速列车成功帮助大蒜、“沂源红”苹果等淄博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仅今年以来,淄博欧亚班列已开行26列,同比增长18.2%,出口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56.1%。几乎每天,满载着淄博瓷砖、钢卷等产品的班列都会驶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为淄博的开放发展增砖添瓦。

不仅如此,淄博还积极筹建自家门口的“港口”——鲁中国际陆港,主动打造内陆开放的“桥头堡”,增强物流能力建设,实现港口功能前置,促使当地物流降本增效。今年1月,淄博又正式获批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使得淄博的产业基础优势能通过综合试验区得到进一步发挥……

齐鲁号中欧班列(图源:博览新闻)齐鲁号中欧班列(图源:博览新闻)

结 

可以说,从战略构想、发展思路,到实施细则、实质举措,淄博都始终保持着对对外开放高度的前瞻性和坚定的行动力,不断提升城市协同发展、合作发展的水平与能级,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拓宽了路径。

于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个让古老文化资源在今朝再放异彩的淄博,这个将包容开放的品质传承千年的淄博,在今后也必将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褪色,相反,它将持续释放创新能量,在区域协调发展、对接国际舞台过程中继续写就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更多人认识淄博、爱上淄博。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