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高层对话

黄河口湿地:原初之境,创生之地|“黄河从这里入海”专栏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作者 | 仓   庚

监制 | 蓝   色

设计 | 伦伦  排版 | JODIE

出品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旅游推广中心×新浪山东

黄河口湿地不是黄河的终结,

而是回到了她精神的

原初之境,创生之地。

在河口,湿地将重回文明序列之中。

——生生不息的黄河

01 黄河的湿地文化追溯:天地氤氲,万物化生

青藏高原主体及其东坡,为中国地理的主体部分,其大河东去,广袤万里而至东海,布广土,育巨族,居天下之中,发万物光华。

中国地理大势非常独特,而且体大量广。地理不同,文化自然有所别致。

地球上,日月皆自东向西运行,但中国大地江河的主要流布却是自西向东,这种天、地的相互反向运行的国家很少,有此体量的更少,加上地处温带的生态最是多元多样、三面陆地的陆基主体存在形式的就独此一家了。

人类的日常经验直观里,最大的世界场景莫过于天与地,最基本的观念与行为也必然基于天地场景而发生。中国人眼中的天地,是相互遇见,相互交合的,天动而地静,天刚而地柔,二者本是阴阳对立,却又相互匹适,相互成就。

在中国,山水向东就是迎接朝阳,就是奔向春暖花开,温和而富于生机,最利于植物的生长,也就容易催发农耕文明。

日月东升西落,主导时令,如春秋二分,似乎晨昏更迭,而江河正在东西方向里应和唱喏,所以大地上有了春种与秋收,人间也感召为温和与严厉。东西同纬度,上下游物类声气相通,人文同心同德,求同存异,文化大兴。

"东西,春秋大义存焉。”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地最是有好生之德,生生之谓仁慈,所以有了农耕的中国,中国有了仁义的文化。天地有大分别,所以才能有大和合,和而不同,所以有太和,有更大的成就,更大的生机。

和合里,山水规模如此宏大,万物生长如此繁茂,此是天地之仁,而人能效之,必也至大至刚,道业非凡,故曰仁者无敌。草木柔弱所以发生机,人之怀柔所以应天下,利众生。

仁者,泛爱众。相反相成,物我一体,非我即我。文化最有气度。

黄河九曲,在南北上拓展了种植文明的边界,触碰游牧,则文化不再单一。泥沙东运去填海造陆,川原无际,农耕发达。上古温热润泽,黄河流域就成了最发达文化中心,利于早期的大型国家组织形式出现,向外扩张,也是向外求同。

长江、珠江,亦东西而行,如黄河一样,有同样的天道禀赋,所以农耕文化南下,是中华腹地广大。衣冠本就应南渡,北归去回应的依然是大农业的亚种——游牧。

大河行乎中庸,东西温凉有儒法表里,南北冷热是佛道两极,文化上也是生生不息,包容者大。而中华文明,五千年间辉煌灿烂,真切地见证了这个文化的气度不凡,功业卓著。

黄河运行到了海边,生态转型,农耕盖有所止,文化也似乎到了穷尽之时。在河口,退而农耕乏力,出而航海艰难,非此即彼里,除了索取鱼盐以资利用,草木虫鱼,在农耕与工商业的视野里,无异于荒芜。

近代以来,我们遭遇困顿,除了欧美文化的逼迫之外,内在的原因忘了农耕的初心,忘记了人生天地间时,非我即我,物我一体。

殊不知,黄河尽头恰恰是日月升起之地,陆海相拥之际,阴阳有大境遇,天地在重新开敞,水土显现了最原初的形态,生命给出了最天真的模样。

这里是湿地,深入内里,沉浸其中,也许尽头不是没落,是重新遇见,入物我初境。

02 离自然最近的地方,拥有文明最大的视界

山水而言,大河入海,则大地穷尽,是名地户。山奔海立,地发杀机,耕植不到,行销迹亡,如遇鬼魅。

顶多,地户正面的意象,在环渤海湾区里,威震海疆的叫威海,点起狼烟的烽火台叫烟台,雄踞山海要塞的叫山海关,要么就是旅顺军港,天津小站练兵。秦始皇时候,古三角洲的滨州这一带还叫厌次,镇服海疆,最怕不臣。

然而,湿地处又可见天地重开造化,再显日月江河的生命初境。日月从出,天光四张,河海激荡,水土肆意,这是天地最大的最初的遭遇,有生命最基质的最精细的率性直陈,人事一旦无所加诸的时候,虫鱼潜游,白鸟飞翔,草木丛生,生命欢腾,万物在场。

所谓的苍凉,孤寂,乃是人之渺于天地,不知盈虚消息,难察大象无形而已。

所以,在陆地与海洋之间,湿地又成了孕育生命的地方、是大地的丹田气海,也常譬喻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本。渤海湾岸边的黄河湿地,不是农耕消失了,是农耕的回到了属于它的原创之时,生命再造。

黄河是母亲河,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发达最悠久的东方文化,生态文明历久弥新。黄河三角洲还是渤海湾最具生命活力的部分,居中演绎了陆海之间最密切的关系,成了东方海洋文化的真正奠基者,变通古今。泰山、黄河、长城、山海关、北京城威加四方,继续生长的黄河湿地,最柔弱,最有活力。

黄河口湿地,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最大最清晰的地理表征处,离自然最近,离众生最近。

03 原生物语,生命观照

黄河三角州是中国乃至世界暖温带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黄河铺陈过的中原上,已经成为了悬河,泥沙到了海边就完全释放了出来,整个湿地每年还以26平方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淤长,可谓生生不息。

黄河经过的鲁中山区,第一胜景是看泰山日出,民俗最大的转喻就是“生娃,所以泰山好求子。而在三角洲时,有世界上最亲密无间的河海交汇,日月如涌,半岛如抱,渤海湾深处自有万物生,是生命第一祈福胜地。

湿地内有盛产螃蟹,黄河口大闸蟹为东营著名特产。

 螃蟹作为一种古老的回游性动物,它的内耳有定向小磁体,对地磁非常敏感。由于地球磁场几经倒转,体内的小磁体就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为了使自己在地磁场倒转中生存下来,螃蟹干脆不前进,也不后退,而是横着走。

大闸蟹在东营,就是主场一样的存在。

黄河飘荡入海,而闸蟹不但能应对地磁变动,一身壳体横行就绝对可以适应陆海间的水体动荡。河口湿地,身系水土,体兼陆海,大闸蟹本就湿地生存,如同水陆两栖。渤海有南北半岛强势拱卫,河海不泛,守护湿地这个生态宝库,大闸蟹同样有一对鏊足,横行无敌,守护的是内里自家的膏腴富足。

所以,食用大闸蟹颇有医效,似螯足所以利肢节、理筋脉,如湿地之散诸热,不怕飘荡就是利调脾胃之土脉。

整个环渤海湾内,螃蟹依旧是无敌的存在。天津紫蟹、莱州大蟹三疣梭子蟹、盘锦河蟹、辽宁兴城梭子蟹,皆是全国性名产。

东营还被称为凤凰城,东方是朝阳升起的地方,万物振奋,自是飞翔之。截至2020年,黄河口地区共发现和记录野生鸟类373种,数量有400余万只,蔚为大观。

天地开阔,河海纵横,朱冠雪羽,东方有神禽。每年都有澳大利亚与西伯利亚之间的上百万只的鸟儿途经栖息。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诗经.鹤鸣》

皋,沼泽湿地,曲折幽深。渤海湾内,有九皋,为隐逸处,万物生时。

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生命源自海滨。

有了人类以后,只有少数的海滨还能保留这个生生不息的能力。因为不是其他河口,碍于泥沙而少有人类开发,所以大地坦荡。草木、鸟儿、鱼儿也因为河海的肆意交汇而繁忙起来。

湿地以6%的面积,为地球上约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只要人类不去过多打搅,湿地就会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生命在于忘我,物我两忘、没有机心,然后才有生命的富足。黄河三角洲一带,古有富甲天下春秋齐国,现代有东营石油城,三角洲顶部清末有孟洛川,现在有魏桥企业集团,富庶自有所本,终是自然恩赐,万物赋予。

黄河是悬河,所以河口没有污染。

淤的是泥沙,滩涂,所以人迹罕至。

有了湿地,所以万物有灵,众生平等

此原初之境,万物入场,也就才有了人。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