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高层对话

济阳,黄河故道的闻韶之乐与农耕禀赋 | “黄河从这里入海”专栏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作者 | 仓   庚

监制 | 蓝   色

设计 | 伦伦  排版 | Jodie

出品 |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旅游推广中心×新浪山东 

黄河从这里入海 | NO.16 济南济阳篇(下) 

▼黄河过济南(手绘/李杰 设计/Momo)黄河过济南(手绘/李杰 设计/Momo)

01 -

闻韶台

相传孔子来济阳而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在此讲学,于是后人建闻韶台以纪之,位于今天济阳县曲堤镇。闻韶台曾经为济阳八景之首,济阳也因此被称为闻韶圣地。

韶乐为舜帝时创作的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为历代之国乐。孔子推崇以礼乐治天下,“礼以别之,乐以和之”,重视把社会伦理秩序的建设诉诸于情感的艺术表达,也就非常推崇乐这种“文教”感化的作用。

孔子重仁,认为仁是每个人内心所固有的情感与支配力量,文化艺术的感染能力本就是对内在情感的召唤与激发,所以重“乐”以行仁是有其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孔子以为舜帝的《韶》乐达到了至善至美的情感艺术境界,闻之,赞为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儒家看到了农耕生态文明中天人和合的内在本质,和而不同所以成太和,差序之中有更好的协调与平衡,有系统整体的稳布努米哦,怕。‘定发展,而济阳一直是农业发达地区,对于儒家文化的感知与认同是十分强烈的。无论黄河如何泛滥,无论社会如何动荡,人们必须变得刚毅勇敢,但仁义之道的重视也最能为之提供凝聚力,因为生活的世界是农耕的,也就是内生发展的,休戚与共,同心同德。

闻韶台建设在东南沿河地带,八、九点钟的阳光照耀而来,也如一年中正春夏葱郁,龙蛇起而草木盛,万物清明。河滨的闻韶台上,最宜舒目远眺,望泰岱以仰圣贤,俯清流而惜韶光,人必思奋进。

闻韶台立在河边,与对岸的章丘的长白山也构筑了下游的大河锁钥,契合了民间宝塔镇河妖的防治水患的诉求,而圣人精神就成了守卫家园的堤岸,为真正的宝塔。曲堤名字也最是应景,大河一曲即是韶乐得闻,堤岸伴着高台,即是城墙与文峰并起。这里的高台,就像鼓子秧歌里的华丽伞盖在引领方阵,更像是里面的大鼓一样,经传之音起,似乎雷霆之动。

济水之阳,闻韶台这里最有视野,也最有生机与豪情。闻韶台不仅仅是符号与仪式,除了历代台顶上修筑的大成殿、文昌阁、魁星楼,台下还有一座闻韶书院,也是济阳的第一座学府。元末明初之时,闻韶台下已有讲学之风,清代康熙年间重修闻韶台时,书院规模和设施进一步扩大,成为官方建制的书院。

据地方文献记载,汉唐时代就有闻韶台,宋金以后又进行过九次大的修葺,远较其他类似闻韶台一样的建设为盛大与著名,所以济阳才是真正的闻韶圣地,不仅仅是修造,也不仅仅是圣人曾经来过,而是这里的文脉代代延续,世风代代优良。

舜作《韶》音,陶于此大河之滨。大禹也曾经在此治水,不畏徒骇。济水之阳,复得见夫子闻韶。

当黄河不再泛滥,历史已经绕过一段悲苦与荒凉,曾经的所谓落后的观念与习俗,也许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起步与先行发展,依然离不开闻韶台的文化支撑,舍此则无以为齐鲁,无以为济阳,将无所处乎济水之阳。

02 -

徒河黑猪

本土黑猪在繁殖能力、抗逆性与易于饲养方面都优于引进的欧美白猪,在关乎美食方面相关的指标对比上,像体脂率、肌内脂肪与纤维细腻程度等方面更是完胜之。

但是从引入欧美的各种生长期更短、瘦肉率更低的白猪开始,短短三四十年的光景,中国本土黑猪就面临着灭种的危险。我们正在经历的也许不只是一场生态的灾难,甚至还可能是一次文化的危机。

徒河黑猪就是在这种危机意识中,在济阳徒骇河——这个黄河故道重新出发,在历经十数年的保种育种发展之后,成为了中国黑猪的典型代表。

"黑猪为六畜之首”

黑猪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肉食与美食来源,甚至还是祭祀中的三牲之首,扮演者重要的文化角色。

对比其他主要的肉食动物来说,黑猪不仅仅是数量最大与综合的最佳美味的提供者,在更内在与本质的层面上,也无有可替代者,徒河黑猪正是地道特色产物,利于揭示黑猪的种种内容层面。

滋阴降燥,徒河比较“黑”

猪肉偏寒,利于滋补肾阴,降低人体燥气。滋阴即固本,即重在维系人的肉身存在为主,是利于“体制”,而不是发挥外在功用。这就好比你用手机打电话,但你首先得拥有手机本身,同样你要思考,你要抒发情感,那你首先得确保你能有一个身体,能有所承载。

阴成形,稳定压倒一切,活着才是硬道理,再了不起的精神世界也必须有物质的肉身支撑,也必须回归肉身才不至于玄虚空洞。中华文明几千年延续下来,薪火不绝,首先在于对固本培元的重视,对生命本身的敬畏,而不是奢谈什么抽象的原则与纯粹精神。

就人体而言,阴就是肾阴、肾精。精善藏,神则安,不伤元气才能活得更长久。扎下深根,才能枝繁叶茂,传承悠久才是有底蕴,有根基。内在,厚实、固守,是猪的生命属性,也是我们的文化属性。

黑猪是黑色的,阴之至也。

猪多是黑白二色,都是素色,最基本的底色,谈不上色彩,而黑猪拥有的是夜晚、背后、神秘的颜色外观与粗糙的表皮,遮蔽、掩护与固守着内在肉身的鲜红与活力。藏得深,密闭得住,所以黑猪看上去就是最有底气,从来都是心宽体胖,步履从容的。

徒河即徒骇河,这个名字不但描述了古代两岸有野猪出没,更有着惊涛骇浪,都让人恐慌不已,为大禹治水工程中最难驯服的九河之首。骇是马受惊了,如同被亥猪惊着了,也引申为被黑夜、黑咕隆咚、深不可测的深夜一样的存在惊吓住了。徒骇河的野猪,驯化了,就叫了徒河黑猪。

猪,古称豕,通于亥。亥月还表示一年当中的阴历十月,万物入冬而藏,粮食归库,农业的生命能量已经有了深沉充足的储备,如人富贵,身有骨骼强壮,精气满满了。亥时是夜里9点到11点,也是一天中的至暗时刻,万物寂静,不许嘚瑟,惟宜内敛笃定。冬天或者黑夜,宜惊恐,宜内里充实沉静。亥的本义是黑猪,而黑猪却成了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原型,事关根本,兹事“体”大,例如孩子、核心、深刻等语汇。

哪里的黑猪更容易“黑”?显然要符合猪的生活环境,那就是灌木丛或者低湿草地的河流岸边,低洼卑湿,非阳燥之地。如果放大地形为地势,处于高大的泰、沂山北面的这一段徒骇河两岸附近,自然更“阴”,更“黑”了。

这里不但是山阴、河边阴湿,而且在几千年前还盛产过黑陶,比黑猪还黑。

固本培元,得有接地气的生存

猪除了皮糙肉厚耐寒耐饥以及食材取用杂多,所以分布地区广泛,成为人类重要的肉食动物之外,它还有一个长鼻子,能隔空嗅到1600米之内的气味,也能察觉到地下30公分的食物气味,并埋头把它拱出来。即使在看上去营养非常贫乏的地方,依然不耽误它遍搜周边食物,依旧能够持续增肥增重。加上生殖能力的强大,猪不叫“坚强”,其他肉食动物就更没什么资格叫了。

猪的颈椎是直的,加上皮糙肉厚,加上长而坚挺的鼻子与发达嗅觉,使得这种天生就接地气的生存能力与方式像极了“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卑微坚定,数量众多,立足根本,成了物种生存的担当。

猪还有一对大耳朵,听力也很发达,唯独视觉不够好,这也使得它拥有更强大的体贴体察能力,暗夜一样的世界里,色彩光鲜者的伪饰脱落殆尽,生命的真相一一袒露出来,真实而不妄。

黄河千万年里不断地冲积、覆盖,泰山脚下最是激荡而层垒不绝,徒河黑猪与山阴之民,就在这厚重的泥土里获得了一层又一层生命的积淀与再生的素材。大地物语,舜帝韶音,都在黑夜里深邃似乎空寂无边,都在泥土里而大象觅之无形,只有俯下身躯,贴近脚下的大本大源,才能得而闻,默而察,塑我性灵,养我命身。

黑发出的智慧之光,黑猪当仁不让

除了上面说的核心核、徒骇的骇、孩子的亥等字,都因为亥猪而立义,揭示了根本,从而也指向了聪明、智慧的含义,像该、赅、荄等依然是基于根本的含义发挥。所谓智慧,就是抓住事物的内在本质,掌握其根本规律,不必向外追逐(逐,豕之狂奔),盲目乱动。

科学研究表明,猪的智商碾压狗猫牛羊等家畜,美国的一个研究曾把人类发现的上百万多种动物进行了智商排名,猪位列前十。其中,猪的嗅觉功能在很多指标上都超过了狗。猪也能很轻易地分辨出什么东西有毒无毒,除非人类给它下毒,它从不会做出错误判断。另外猪还有着非凡的空间分辨能力,并且记忆力超强。猪能自动遵循地球磁场的方向,躺下就是南北。等等,不一而足。

智者谋于内而不荣其外,甚至貌似丑陋、粗糙与黑暗的猪,最善藏拙。

家这个字,说的是人类开始定居,有了以猪为代表的驯养物种,而宀下面豕即亥即猪的含义,也渐渐就不是写实,而是表达了对于家、生命的基本理解:富足长久、根基牢固、身体健康、子嗣繁盛等等。

徒河黑猪,在林中放养,还被训练以奔跑等各种体育锻炼,以适当消除一些野性与过多脂肪,变得更富于营养与美食口感。还有更多的不断研发的猪性化养殖技术,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徒河黑猪现在已经成了中华土猪的品牌典范,已经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认证。

注重传承,致力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掘,本就是济阳这个农耕种养之地的禀赋所系,能为产业与社会发展提供根脉原生处的保证,不逐一时之利,不盲目跟风,何尝不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行为。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