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高层对话

东望 | 该拿什么“拯救”烟台栖霞苹果产业?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作者/澍野

前不久,据“央视财经”报道,作为山东苹果主产区的烟台栖霞市,遇到了历史最严重的滞销行情,原因在于国际市场遇冷、收购时价格高导致成本高昂等。

按照果商们的估计,目前栖霞市仍有一半以上的库存,价格低、出库慢,正在煎熬着果商和果农。而接下来,随着南方水果的大量上市和北方应季水果的逐步上市,苹果销售的前景更不乐观。

其实,苹果滞销并非新鲜事,有时几年发生一次,有时一年发生几次。正所谓“果贱伤农”,苹果滞销、价格下跌,直接遭受损失的就是果农。

而这在侧面也暴露出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的不成熟,苹果收入占栖霞农村居民收入比例较大,所以苹果产业的发展滞后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如何从源头及时化解苹果滞销,这是栖霞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01.谁在“操纵”价格

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栖霞县志·食货志》记载,栖霞自古代就有苹果栽培记录,早年的苹果称作“柰”、“苹婆果”,属中国绵苹果。

烟台近代苹果栽培历史起源于公元1871年,由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引入烟台,成为“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也成为我国最早栽培苹果的地方。2002年“烟台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烟台作为“苹果之乡”,有几个“最”:烟台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地区,烟台还是国内苹果出口最大的地区,主要出口于东南亚。

目前,栖霞已发展成为烟台苹果主要产区,享有“中国苹果之都、“中国苹果第一市”、“胶东屋脊”之称。这是因为栖霞自然地理环境非常适宜种植苹果,这里处在北纬37°上,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秋季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绝佳的苹果黄金种植带。

根据官方数据,目前,栖霞苹果种植面积128万亩,年产苹果22多亿公斤,果业年产值达160多亿元。不过,今年,栖霞苹果的销售却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行情,苹果价格“跌跌不休”,果农卖一斤亏一元,这也导致烟台苹果产业发展遇挫。

据了解,此次苹果滞销和价格下跌,受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因素影响。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导致国际市场的严重遇冷,中国苹果出口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占到了苹果出口量的90%以上。特别是春节以来,东南亚疫情严重,苹果销售遇阻。

另一方面,入冬至春节前,通常是销售苹果的最佳时段。春节后栖霞苹果市场批发价重挫,这种市场状况导致许多果农不舍得将苹果贱卖,处于观望状态,转而将苹果放入冷库等待,发现价格迟迟不能回升后,抛售压力变大;随着时令水果上市,苹果的竞争力在批发市场变得更弱,继而又引发一轮集中抛售,导致价格降得更低。

要知道,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最终落脚点是“农”,利益主体在于农村与农民。由于苹果收入占栖霞农村居民收入比例较大,所以栖霞苹果产业的发展滞后,不仅影响栖霞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也影响栖霞经济的发展。

其实,在此次“央视财经”曝光栖霞苹果滞销问题前,栖霞果农就早已苦不堪言,因为农民辛苦忙活一年,恐怕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即使苹果价格重挫,人们在大型超商中看到的苹果价格并不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大型超市渠道在采购时往往与果商签订了长期合同,并对价格做一个约定后,由后者持续供应,在苹果收购季节,成本均偏高,所以即便在苹果普遍降价后,超市渠道的价格并不容易下调。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农贸市场的价格多随行就市,一等果每斤的售价在2-2.5元不等,家乐福大型超商的价格普遍在农贸批发市场的两倍。

两相结合,暴露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对苹果客商与果汁厂的价格垄断,栖霞果农的议价能力偏弱。面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的果商,果农要么选择亏本压低价格卖苹果,要么苹果就烂在冷库里一毛钱不值。而这背后的本质是,信息不透明导致的供需不平衡。

02.如何“拯救”产业

其实,中国农产品供需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而农产品层层流转产生的信息误差是重要原因。因而,栖霞只有打破信息差,进一步发展数字农业,使供需两端的匹配更加精准,才能让果农不再“靠天吃饭”。

其次,栖霞苹果产业缺乏高效的苹果销售体系与深加工体系。一方面,从果园管理,采摘之后的储存,上市之后的运输以及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而生产厂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没有标准自然无法筛选出优良的品种,也就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另一方面,栖霞大部分品质优良的水果直接用于鲜果消费,而部分残次果则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主要用于生产果汁。虽然还有果脯、果干、食品添加原料、苹果脆片、果醋、罐头等加工形式,但未加工的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显著。

此外,栖霞苹果主要以农户经营为主,农户经营较分散,缺乏品牌意识和促销意识,限制了苹果市场的扩大和收益的提高,同时农村缺乏电商专业人才,电商、旗舰店、网上交易市场、专业网站等数量的匮乏,阻碍了栖霞苹果线上销售规模的扩大。

此外,国内竞争对手崛起的也不容忽视。陕西、山西、甘肃等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新兴产区,在更加优越的光照、温差等气候条件下,苹果新品种的推广与套袋等技术的应用,其含糖量、果形、色泽等品质指标居高。比如,中国西部产区的“冰糖心”苹果,对栖霞苹果品牌形成巨大挑战和压力。

对此,栖霞需要研究土壤改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光照条件,配合科学化采摘,进一步改良苹果的口感。同时,栖霞还需要研究苹果免套袋或半套袋技术,果园喷药、除草机械化技术和果园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逐步减少果园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打造低成本优势,使得栖霞苹果对果农来说能保持收益稳定,同时在对外销售方面更有竞争力。

总之,如何以合理的价格去库存,是栖霞短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让“果贱伤农”的问题不再发生,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只有防患于未然,减少价格波动影响,才能让果农不做赔本买卖,让栖霞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卖1斤亏1元!苹果价格大跌滞销!发生了什么?央视财经,2021.5.31.

2.烟台苹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落叶果树,2018.50(1):23-25.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