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青岛城市发展定位明确!专家解读两座城市定位的同与不同

新浪山东
关注2月2日上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省长李干杰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山东要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具体提出10项目标任务。其中,在第三条就提出突出扩大内需战略,全力探索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加快实物消费、服务消费提质升级,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明确要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城市。
对此,省政协委员、山东大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汉斌认为,这实际上明确了济南、青岛两座城市的发展定位。对济南的定位的考虑主要源于我省城市群现状,省内没有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城市,资源、禀赋难以聚集,不能握手成拳,在国内国际竞争中难以进行主力决战。因此,必须像珠三角、长三角、成渝、西安、郑州一样,集全省之力,做大核心城市,也就是做大做强济南,实施强省会战略,角逐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全省,特别是我省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
王汉斌指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要功能是参与国际大循环,如东京、纽约,国内的香港、深圳、上海等,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和节点。在这一点上,青岛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他分析认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城市的定位,除了带动胶东发展,青岛还肩负着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山东与群雄角力的使命。济南、青岛的不同定位一方面是基于其特有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另一方面也是积极服从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其最终指向的都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服务于国内大循环的打通和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汉斌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新一代消费热点”,对应的就是需求侧的改革。培育新消费热点,是相对于传统消费而言,如奢侈品、高端教育、高端医疗、精品旅游、高品质文化消费等。此前,我们经常提起的多是供给侧改革,现在提出培育新消费热点实施需求侧改革,一方面是适应人们需要日益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现实,通过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是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经济快车的双轮,不可偏废,需同时发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王汉斌说。
(来源:大众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