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城市关注

文化根脉蕴养奋进东营|新浪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山东北部、渤海之滨,这里是东营。

奔流5464千米的黄河母亲河自这里入海,河海交融的特殊环境沉淀出了大气厚重的文化底蕴,也造就了东营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

兵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交相辉映,红色文化与胜利精神薪火相传,吕剧、短穗花鼓等民俗文化百花齐放。东营的文化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01 打响孙子故里文化品牌

前段时间,电视剧《狂飙》的爆火引发了一波对兵家圣典《孙子兵法》的讨论高潮,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兵圣故里——东营。

一部兵书,贯穿古今。推崇《孙子兵法》的何止一个《狂飙》中的高启强,历朝历代,从吴王夫差、唐太宗李世民、魏武帝曹操,到韩信、虞世南、王安石、戚继光等大家,都是《孙子兵法》的拥趸。

“公讳遇,字遇,始祖乐安人也。昔汉有关内侯邕……”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唐故乐安孙公及故夫人汝南周氏墓志铭并序》中的铭文显示,孙遇为汉关内侯孙邕的后裔,是孙武的后人。这一出土于广饶阳水之滨的文物,是“孙武故乡在东营”的有力佐证。

孙子文化园 来源:东营文旅孙子文化园 来源:东营文旅 

近年来,东营市积极推进孙子文化理论研究,持续加快文旅融合,塑造东营孙子故里文化品牌。如今在东营,能够近距离、深层次地感受兵圣孙武的风采,触摸兵家文化的精神内核。

东营建设孙子文化,对孙子文化集中展示、传承、弘扬,其中的核心景区孙子文化园实现了对兵家文化的立体展现。穿梭于景观园林中,游客们可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在兵圣宫集中感受孙子文化,在兵器展示馆了解古代兵器演变史,还可体验水上交战、参与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核心的拓展项目,实现寓教于乐。

2023年9月,2023年孙子文化旅游季开幕式暨《孙子兵法》面世2535周年纪念活动在广饶县成功举办,期间2023广饶孙子文化论坛、2023“兵圣故里之约”文旅推荐官云上主题系列活动、第一届“礼敬兵圣智慧”文化创意挑战赛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进一步叫响东营孙子故里文化品牌。

兵家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瑰宝。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使用26种语言翻译出版了《孙子兵法》,其独特的战略思想征服了包括多名美国总统在内的无数人,也成为了世界认识东营,了解中国的窗口。

02文化根脉蕴养奋进东营

东营同时拥有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土地,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体系。

东营南部拥有多处国家级古遗址,人类文明活动可追溯至史前。两周时期,东营属齐国疆域,兵家文化、儒家文化等齐文化百家争鸣。汉代之后,儒学上升为主流,以“欧阳八博士”为代表的“欧阳尚书学派”成为儒学的重要流派,塑造了地域儒家文化高峰。

兵家文化义利并重的奋斗精神,与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深度结合,催生了孙武、欧阳八博士、倪宽等英杰,构成了东营地区的文脉之根,影响着地域文化发展变迁。

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的关帝庙大殿正殿,至今仍然巍然挺立;山东第一座海关铁门关遗址,是古代的重要关防,见证了明清两朝水旱码头的变迁;海北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印记,寨村泉顺院展现了清代建筑群的百年风貌……一个个文明符号,讲述着东营古老的文化故事。

而东营北部,则是黄河泥沙堆积形成的新造陆地。虽仅有百年历史,却同样延续着兵家文化的奋斗精神,印刻着红色基因,传承着石油文化。

东营地区是革命老区。著名的垦区抗日根据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是抗战期间清河区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后方,有力支援了胶东、鲁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记录了那段峥嵘岁月,记录了许世友、景晓村、杨国夫、李人凤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耀南、岳拙园等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将红色文化代代传承。

东营的发展,也绕不过胜利油田。几十万石油大军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历经40余年艰苦奋斗和持续创新,为黄河三角洲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东营经济的腾飞,也为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积淀出了独特的石油文化,形成了新时期“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胜利精神。

千年积淀、百年奋斗,才蕴养出了如今的文化东营、奋进东营。

03河海交汇孕育多彩非遗

来源:东营文化旅游局来源:东营文化旅游局  

东营的千年文化以及独特的黄河文化基因,都被浓缩于多彩非遗、缤纷手造和花样文艺作品当中。

不听一听吕剧,就不算来过东营。起源于东营的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因其婉转悠扬的唱腔,淳朴生动的语言,叙事、抒情各得所长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被列为我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

大力推进“吕剧文化之乡”建设,唱响“吕剧文化之乡”品牌,东营将实施吕剧振兴工程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接连推出吕剧剧目《暖阳》《油城壮歌》,小戏《老蟹出圈》《远征》《孟母三迁》等创新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了创新活力,将东营故事唱出新声。

不只是吕剧,在东营,还能看到短穗花鼓、枣木杠子乱弹、孙斗跑驴、虎斗牛等传统演绎,体验齐笔制作、黄河口草编、齐九连灯、桃木雕刻、剪纸、葫芦布娃娃、虎头鞋制作等非遗技艺,品尝利津水煎包、龙居丸子、罗布麻茶、黄氏酒坊的美味。

文化街区、惠民演出、非遗传习……这些非遗项目被充分“活”化,趣味传承,融入了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加速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东营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张张生动名片。

大河、大海的碰撞与交融,赋予了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文化宝库”,塑造出当地人强大的精神内核。坚定文化自信,抢抓时代机遇,血脉中流淌着奋斗基因的东营,奏响了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承保护的澎湃乐章。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