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富力集团创投公司副总裁张谷铭:希望淄博能成为一片创投的乐土

新浪山东
关注5月28日,2021中国金融与产业发展(淄博)峰会进行至第二天,当天,在齐盛宾馆同时开启了两场分论坛与“四强”路演专场。
在以“树牢金融平台思维,构筑产业高地”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嘉宾张谷铭发表了主题演讲:“从投资视角看未来产业机会”。
张谷铭现任富力集团创投公司副总裁兼董事长助理、富力产业研究院投资中心主任。在此之前,他曾在纽约从事商业分析及量化交易策略,也曾任职碧桂园集团投资总经理、战略管理专家、海外产业项目投资负责人。张谷铭曾被评为广东省优粤人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层次人才。
上午十点,刚刚结束演讲的张谷铭,在媒体工作间接受了新浪山东的专访。
作为有着丰富海外经验的投资人,张谷铭提到,虽然当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但中国也在不断寻找突破的机会,企业想要“走出去”,东南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区域。
张谷铭同时指出,百亿规模的母基金和S基金的成立,对整个淄博的产业导入和未来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助益。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淄博未来的期待:“希望淄博能成为一片创投的乐土,吸引更多创投机构来此投资,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此落地。”
以下为此次专访的实录:
新浪山东:作为在投资分析、资本运作、战略关系方面的专家,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投资理念?
张谷铭:首先对整个局势要做很深刻的探讨和分析,方向对了我们才能走到目的地,所以第一个是研究型驱动。
第二个是要看宏观方向,做趋势型投资。趋势是目前大的一个方向,了解趋势,才能走到正确的领域和赛道上,才会有好的资本回报率。
围绕着研究型投资和趋势型投资,还有一个战略型投资,即着眼于长期价值的投资,跟产业板块能够有一些协同作用,能够协助被投企业做大市场规模。
新浪山东:本次峰会的东道主—淄博与资本市场渊源颇深,首只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投资基金,诞生在淄博;淄博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一度占据山东省半壁江山。您认为眼下,淄博在资本市场能有何作为?淄博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张谷铭: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看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要先了解它过往的历史。
淄博过往有这么好的基础,只是可能在(某些)发展阶段,在局势上或趋势上有了一些偏差。但是现在淄博大力推动创投方面业务的发展,组建了这么高规模的基金,我觉得淄博以金融、以创投为切入点,走在产业发展的路上,是非常好的战略选择。
我前一阵子看到淄博在全国的排名大概是50名左右,有很多企业选择到淄博来发展。即使透过投资的力量来讲,有时候,也要加上其他的板块来赋能。因为对被投企业来说,想要在一个城市落地发展,除了当地有很好的政策之外,城市所能提供的市场环境、生活环境,对企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不能只是单一的从资本的角度来做切入,要综合考量,陪伴企业的成长。
新浪山东:您认为让社会资本与优质企业无缝对接的关键是什么?对推动资本市场“淄博板块”的发展壮大,您有什么建议?
张谷铭:从渠道来说,我们找优质企业项目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个是FA(Financial Advisor,融资顾问/财务顾问),他们会推荐一些好的优质项目;第二个是同行之间的推荐;第三个是我们自主开拓的渠道,去挖掘优质项目。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效率都不太高,而且会造成一定的成本,所以淄博市可以做一个优质企业的公布平台。目前据我所知,国内还没有哪一个城市把优质企业或创新型企业、初创企业公布在网络上。如果有这种公开资料,对我们投资人来说,就可以很快找到我们想投方向的优质企业,帮助它们成长。
当然,这需要当地政府花费比较多的精力和资源,但它有利于帮当地企业提高“能见度”。我们希望能看到淄博市的优质企业,能了解淄博市在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上的方向,同时也希望把一些有落地淄博需求的被投企业,引到淄博来。通过这种方式,使资本和优质企业的对接,从渠道上提高效率。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领先国内其他城市。
新浪山东:您在演讲中提到,目前全球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也有专家指出“逆全球化”和“去中国化”趋势的存在,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淄博的企业应该如何更好的“走出去”?本地政府在其中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谷铭:应该内外联动。一个企业要发展,除了在本地的成长之外,也需要我们协助去做规模的扩张。往海外走也是国家的战略之一,虽然现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但中国还是在不断寻找突破的机会。机会在哪里呢?我觉得是在东南亚。
欧美国家对我们的限制比较多,但是(东南亚)有些国家对我们是比较友好的,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对他们有相对的竞争力,交通上也比较便利。所以以投资“走出去”的区域来讲,我首先建议东南亚,东盟国家。毕竟在“卡脖子”清单上的一些企业和科创产业,走向欧美国家可能会受限。
第二点,往海外走的企业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做大做强”,而是要走得稳。想要在海外走得稳,一开始要对接一些海外机构,比如中国驻当地的大使馆,都很愿意给本国企业提供协助。其次是当地的华人商协会,比如在海外做得很久的华为,在全球都有布局,可以找它们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政治风险、财务情况等。
第三点,有一些全球性的咨询机构(比如四大中的德勤)也很愿意给企业提供在当地的支持。总之,先了解当地的环境,再判断是不是进行海外投资。
此外,我们做投资也会收并购海外的企业,这些被投企业有很强烈的想在中国做生意的需求。他们看好中国,却不知道怎么进入中国,我们通过投资的方式与他们互动、绑定,他们要到国内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荐他们到如淄博市来落地,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对接渠道,达到让企业没有负担、“拎包入住”的效果。透过资本的力量,让它们落地在国内市场;通过资本的渠道,做招商引资的工作。
新浪山东:本次峰会,成立了百亿规模的母基金——淄博龙门新兴产业发展母基金和一支S基金,您认为两支基金将如何影响淄博的创投环境?
张谷铭:两只基金的成立是非常好的事,一方面这么大规模的基金可以协助更多企业的成长,也可以协助创投机构寻找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淄博。S基金也是目前很火热的退出渠道。
这也显示出了淄博市政府的高瞻远瞩,一方面有投资打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打通了被投企业的退出渠道。两支基金的成立对整个淄博的产业导入和未来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助益。
新浪山东:您对淄博未来的金融环境有什么样的期待?
张谷铭:作为投资人,我们希望能有更合理的、开放式的环境。希望我们的投资环境、融资环境、退出渠道等,能够更有活力、更有创新。
我觉得,淄博市政府既然要打造金融高地,用创投的思维来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就要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退出渠道等方面做全盘考量,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把淄博打造成一片创投的乐土。届时,相信很多创投机构就会优先考虑到淄博进行基本投资,也愿意把优质企业引入淄博。
来源:新浪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