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城市

听,丰收的声音!看,振兴的乡村!这就是最美的平阴新农村!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走进平阴县玫瑰镇的“玉带玫香”乡村振兴示范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一幅自然与社会相统一、共生与共声的美丽乡村映入眼帘。无忧东唐、福地西唐、文韵南石、田园北石、悠然庄科、五贤彭庄……这些充满韵味又凸显各自特色的名字,是六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落的主题,“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鲜明特色彰显的淋漓尽致。

“玉带玫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只是平阴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该县按照中央和省市“三农”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县域实际,保持定力,突出特色,坚持以乡村振兴为“三农”工作的主线,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平阴样本”描绘的愈发清晰、愈发美丽。

薇娅与平阴玫瑰美好结缘

齐心协力让世界爱上平阴玫瑰

“玫瑰花茶倒计时,5、4、3、2、1,上链接。”2020年8月13日19:00,花养花低温烘干玫瑰花茶来到薇娅零食节直播间,在短短3分钟时间里,15万盒玫瑰花茶被一抢而光。到24时,全网销售达到20万盒,玫瑰花茶稳居全网销量第一。

众所周知,玫瑰花是平阴县的一张金字名片,近年来平阴县为助推玫瑰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0年4月29日,“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受聘成为平阴玫瑰全球推荐官。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和薇娅的推介,平阴玫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薇娅与平阴玫瑰的美好结缘也像玫瑰一样美丽绽放,所引发的品牌效应还在持续发酵。

平阴县紧紧抓住中央省市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和平阴玫瑰列入全省三朵金花、全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振兴的政策机遇,打造2处百亩精品园和1处千亩示范区,培育玫瑰“新六产”经营主体5家,形成了以云谷玫瑰产业基地、玫瑰高端产业园、玫瑰花乡田园综合体等为重点的百亿级玫瑰产业集群。坚持疫情上下联动,协力促销玫瑰产品。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走进电商直播间,现场为平阴玫瑰鲜花饼代言;市县政协为做大平阴玫瑰产业开展专题“商量”;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上线发布仪式,市农业农村局曹军局长在平阴玫瑰展区现场线上推介……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平阴玫瑰产业借势借力正乘风破浪、盛开的更加娇艳。

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德治为先重塑文明乡风

前些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省级贫困村,一直是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甩不掉的标签。可就是这个一度被群众认为“无可救药”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却迎来了新标签——全国文明村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北市村如何完成了华丽蝶变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北市村这个样,谁来也白搭”,2010年的北市村“民心散、村风差、家底薄”9个字是最形象的概括。针对当时情况,镇党委决定动员年收入几百万元的史兴顺回村任职。在他的带领下,北市村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产业先行,实施以德治村,从一个负债累累的省级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转身,2019年村级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牛鼻子”。平阴县创新实施了乡村振兴“头雁引领”工程,成为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同时,作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县,平阴县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治理基础。该县“党建e管理平台管人、146村级治理体系管事、智能公章管权”的“三位一体”的智慧党建体系,开启了“互联网+”党建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生活监管“全事全程”、小微权力运行“阳光透明”、为民服务“一次办成”,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以德治为先,深度重塑文明乡风,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乡村文明新风。全县创建国家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村33个。安城镇东毛铺村试点推进的“一核五治”社会治理新模式。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着力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以“党建先行+法治跟进+村企共赢”三管齐下为保障,凝聚合力、激发内力、系统集成、共建共享,逐步实现长治久安,走出弯道超车的乡村治理新路径。玫瑰镇王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以“桥”破题,实施红心桥、公心桥、爱心桥、民心桥、慧心桥“五桥”联创模式,创建“党建+法治、德治、自治”的农村社区服务品牌,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美丽乡村入画来 生态振兴展新篇

走进平阴县榆山街道毕庄村,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房屋被粉刷成青瓦白墙,村口小桥流水,宛若步入江南小镇。新修的柏油路面干净整洁,小广场上绿树成荫,紫色、黄色的花朵开得正盛,石凳、石桌“藏在”其中,别有一番韵味。

在平阴县,像毕庄村这样的美丽乡村比比皆是。该县通过“靓面子”“重里子”“强底子”,“内外兼修”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村断壁残垣、三资清理荒片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居人居环境和群众精神风貌得到显著提升。全面开展农村改厕排查整改工作,2019年完成2943户农户厕所改造,300户以上村庄公厕建设完成50个。

加大农村污水治理。目前已经治理完成104个村,占全县需治理村庄的33%。通过推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今年完成通村路提档升级项目9公里,县乡公路提档升级项目9公里,路面状况改善项目110公里、建设农村客运站点20个,总投资2300万元。深入开展农村环卫设施和环境卫生大排查大清洁大整治行动,搞好专业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通过农村沼气“进社区、进园区、进养殖小区”方式,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良性循环。

走好人才发展“先手棋”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1989年出生的郭晶家在孝直镇东湿口山村,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了一家省内高职院校担任班主任。但从小在山村长大的她,见证了农民的不容易,有机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一份力的想法一直埋在心底。2018年底,看到平阴县招考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的消息,郭晶毅然放弃了让人羡慕的岗位,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村官”,担任黄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从今年1月份开始,作为全市遴选村党组织书记工作试点县,平阴县经过发布简章、各单位推荐和全县联合审查、综合比选、体检公示等程序,像郭晶一样,27位有志人士投身到了跃动着希望的广袤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平阴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除了选聘村党组织书记外,还积极培育乡村高层次人才,目前齐鲁乡村之星累计达到7人,泉城乡村之星47人。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支农支教扶贫岗位18人,公开选聘85名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到农村工作,充实一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成立农业土专家队伍、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了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实现了对我县53个省定贫困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乡村人才培训实现新提升。积极争取并认真建设全县首个市级院士工作站、紫金玫瑰高产创新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人才培育平台,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人才带动提供智力支撑。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66人,组织农民、实用技术骨干、“三农”服务人才、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培训,累计培训人次1.4万,其中新型学徒制培训605人,完成率达302.5%,位居全市第一。

乡村绽放文明花,激活文化振兴一池活水

平阴县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8个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全部建成,317个村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提前实现年初目标。“讲”“评”“帮”“乐”“庆”“读”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县、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全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文化馆、图书馆分获国家“一级文化馆”“一级图书馆”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艺、柳下惠传说、王皮戏、太平拳、阿胶传说、玫瑰花传说等影响广泛。

平阴县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继续实施“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孝直镇付庄村、榆山街道毕庄村列入第六批省“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活动。举办“花开泉涌‘玫’好生活”玫瑰文化节,全球四大玫瑰主产区的上百家知名玫瑰生产企业同台论“剑”, 海内外玫瑰产品同台竞技,全球知名玫瑰学者同台授道,平阴成为整个5月“一带一路”沿线颜值与气质双最佳、最吸睛的旅游好去处。深入推进文旅与乡村融合。编制《山东省平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近三年行动计划》,用运营、IP引领的视角,将中国玫瑰之都、世界阿胶之源、齐鲁泉水之乡、和圣柳下惠故里、孔子杏坛文化的故事讲好,通过与产业、业态、品牌的有效渗透,实现平阴全域文旅整体发展。

来源:掌上平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