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国网山东电力

新浪山东
关注说起山东,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很多人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泰山。
泰山,又名岱宗、东岳,为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引来百姓崇拜、帝王告祭。山东素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在泰山精神的浸润下,“国泰民安”成为山东人长在骨子里的信仰。这种追求体现在当代,就是促经济,惠民生。很少有人知道,山东省GDP在全国排名第三,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更少有人知道,随着1996年2月18日,沂蒙革命老区费县西红峪村八家农户合闸送电,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户户通电。
从1898年青岛胶州湾畔亮起第一盏电灯到今天,山东电力工业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百年沧桑,百年巨变。电力,一直是伴随山东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但是,单一依靠省内发电,电不够用也是这个省在发展过程中时常要面临的问题。
困难当前,智慧的国家电网人有自己的办法。
孔子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来歌颂勤奋和求新,用“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来表达对民生的关切。在齐鲁大地上,国家电网人用这种精神引来电能、造福民生。
时间拉回到1984年,改革开放后,用电量日益增长。为了解决基本建设资金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国网山东电力首先提出集资办电的思路。中央与地方合资办电,打破了“国家独资办电、千家万户要电”的格局,加快了电力发展,有效缓解了山东长期缺电的状况。随后,山东集资办电的经验也在全国推广。
时间推移到2008年,山东经济高速发展,加上电煤成本上涨,山东省又发生了严重“电荒”,供电缺口占全省需求的三分之一。当时,山东仅靠一条500千伏线路与华北电网相连,高峰时段,电力严重缺乏。加大“外电入鲁”力度,显得迫在眉睫。

国家电网人和时间赛跑,与发展并进,不遗余力推进跨区、跨省电网建设。
2011年,±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运。山东电网接纳外电电力提升到750万千瓦。
2016年 ,1000千伏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山东段投运,山东电网迈入特高压运行时代。
2017年,又一个交流特高压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投运。
2017年12月,落点在山东的首个特高压直流项目——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运,为山东新增1000万千瓦供电能力。同一时间,竣工的还有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2020年1月4日7时58分,山东—河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正式投运,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7560万吨。这标志着当今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网架结构最强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在华北基本形成。

2020年的第一个季度,中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一边防疫情,一边抓生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能直观反映经济运行和复工复产情况。恰是这个季度,山东全社会用电量位列全国第一,最大用电负荷位居全国第二。这表明,山东复工复产走在各省前列,特高压带来的电力已经成为支撑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能源大动脉。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正因为国网山东电力人一直勇于创新、艰苦奋斗,这个本来缺电的省份才能在电力发展上一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一路高歌猛进、屡创辉煌!
来源:电网头条
视频配音:张洪康
视频文案:田诺
视频剪辑:杨哈
部分素材来源:《孔子》、《孔子和儒家思想》、《航拍中国》第三季·山东宣传片、《老影像: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风貌》、《全国各省GDP排名》、《泰安·泰山区2018城市形象片》、《山东风景》
特别鸣谢:国网山东电力
特别感谢:徐可 马占超 王龙 臧阳 房怀营 张维康 徐维真 廉洪运 郑智慧 杨加明 夏龙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