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城市

菏泽巨野县:花开盛世,鲜活自然来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给你一支画笔,你该怎么描绘巨野?

不同的人对巨野县(下统称巨野)的印象有所差异,事实上别说是巨野,就是菏泽,很多人一提起就“五味杂陈”。

了解菏泽的人,言多提“牡丹之都”,单县羊肉汤乃是一绝,民风淳朴,梁山好汉,杂技之乡、绘画之乡、戏曲之乡……但也有人点出菏泽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身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济宁、徐州等标兵渐远,苏北等周边城市政策红利不断,即便放眼鲁西南,在一些领域或许有优势,但一旦涉及人均上在全省并不显眼。

只是,当镁光灯聚焦在菏泽乃至巨野身上时,独特的鲜活让我们难以忘记。

特别是巨野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亮相上合青岛峰会,《锦绣春光》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场合——一个县有如此闪耀之处,着实可喜!事实上绘画、牡丹更像是巨野展示在外的“面子”,民生活力才是其“里子”,即便是本地人也会拍着肚皮说,“吃喝,中!”

01

墨做牡丹画繁盛

每一朵牡丹散出的独特香味,勾起的是诗情画意,牵动的是人一探究竟的脚步。

菏泽往东,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巨野,时至今日境内仍有万福河、洙水河、洙赵新河和郓巨河等河流穿流而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牡丹和巨野的故事始于水泽,繁盛却因巨野的“独爱”。

巨野的书画艺术可上溯到秦汉时期。近年来,巨野县出土的陶器、玉器、汉画像刻石等文物资料上,就有丰富的文饰图样,绘画题材涉及到人物、花卉、山水等各个方面,技法娴熟,形象逼真,由此可观巨野的“文艺范”是“自古以来”的气质。

后世几经变化,巨野的书画艺术没有被岁月“淹没”,尤其是近年来,巨野县委、县政府提出“以画致富、发展书画产业”的构想,并成立了巨野县书画产业化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发展书画产业的实施意见》,组建了以展览、创作、培训、交流为一体的书画产业龙头--巨野县书画院。

前文提及的工笔牡丹画即是书画院的妙笔丹青历时77天创作而成,而创作者,都是巨野农民,同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巨野县书画院专职画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这仅是菏泽巨野“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的一角,或许我们也能从“细微之处”看出,为何书画会在巨野成为独特的鲜活。

数据显示,巨野全县涌现出绘画专业村50个,专业镇4个,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农民画师已达上千人之多,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达15000人以上,2018年年创作各类书画作品120余万幅。

特别是农民绘画已成为书画产业重要的特色,促进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创业就业,脱贫增收。

或许是女性画师多于男性画师的原因,但更或许是对牡丹“情有独钟”,巨野书画最擅长的就是画牡丹,全国80%以上的知名画店出售的工笔牡丹,都是来自巨野人之手,巨野也因此有“中国工笔牡丹画之乡”的美誉。

由此引申而来的“文艺范”却是始料未及的。

626个和1046个,这是巨野截至2018年年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全县常年开展问题活动的村级文艺团队的数量,对一个巨野人而言如果不知道文艺的事可能是个假的当地人,也意味着有厚重的“耕耘”基础,以此观之,“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和“戏曲之乡”等荣誉的入选倒不会令人惊讶。

02

牡丹寓意进现实

牡丹寓意吉祥、美好,喜好牡丹的巨野人正追寻自己的美好年代。

把时间拨回2019年11月,巨野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能获得如此荣誉很重要源于巨野在乡村振兴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上的发力。

“要想富,先修路”,仅在2018年,巨野新改建农村公路396公里。投用新能源公交车610辆,率先在菏泽市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巨野全县2845.487公里公路总里程中,村道2170.81公里,占比达76%。

书画产业引领,道路畅通,辅之巨野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精准扶贫……数据在描述巨野渐行渐远的乡村振兴,2018年,巨野7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10949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9个特色园顺利推进,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7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巨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27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51元,与之做对比的是菏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8元,“双超”无疑显现出巨野的发展成绩,这对于一个倚重第二产业的县域来说,值得称道。而到2019年,巨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324元和14356元,分别增长8.5%和10%,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长。

52.4%,这是巨野第二产业的占比,绝对的主导产业。

巨野地势平坦,地形属于黄河冲积平原,这为农业打好了基础,巨野盛产棉花、小麦、大蒜、玉米、大豆、花生、苹果等,但同时境内矿产资源尤其是煤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巨野煤田总储量55.7亿吨,是我国华东地区正在开发的最大一块整装煤田,这就为发展化工、采掘、装备制造等第二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境内就有巨野化工园区、临港工业园区、高科技(孵化)园区和城东工业园区等园区。

截止2018年年末,巨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0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12.6%,作对比的是巨野同期GDP为333.48亿元。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持续推进,巨野县在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副产品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并实施倍增计划,浮动的数字在说明巨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家,争取省级新旧动能转换科技重大专项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金山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巨丰新能源焦炉气综合利用、铂晶电力传感器等14个市重点项目积极推进。

可能对一个城市来说,上述的数据并不“丰满”,但对一个县而言,上述数据已在说明其对发展的倾注。

03

百态牡丹的思维转变

同一个画师笔下却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形态不一的牡丹,起作用的是勾勒丹青的思维转变。

对一个县的发展而言,思维转变,同样关键。有了支柱产业能保证一个县的“体面”,但机遇不是坐等而来的,高质量之路更是主动去“追”。

巨野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营商环境的改变就是其一。

可能很多人对县域的营商环境印象停留在服务小窗口,其实营商环境既包括这些涉及基础设施的“硬环境”还包括有利于市场的“软环境”。

设立“企业宁静日”,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解决好企业“围城外的事”,让企业轻装上阵,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上新的词汇也在讲述着巨野在营商环境向好的渐行渐远。

作为验证的是2019年,巨野签约过亿元项目48个,合同总投资196亿元,可见其投资的活跃,在降税的同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6亿元,增长8.1%,总量居菏泽全市第二。

主动出击,又是另外一种思维转变。

近年来,巨野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坚持旅游发展与文化融合的发展思路,加速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巨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和“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试点县”。

巨野明清古民居保存比较完整,现有2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处省级传统村落,4处省级乡村记忆工程,基于此,巨野重点打造了1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个省级旅游强镇,1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等多个省级品牌单位。

此外,举办了农村文化艺术节、金山文化旅游节等大型品牌文旅活动,提升巨野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受此影响,巨野第三产业占比,2018年有0.8%的占比增幅,且呈现上升趋势,一大批项目如正佳商业广场、佳和天悦店等竣工运营,金山文旅小镇获批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印象金山、白虎山田园综合体、凤凰山运动休闲等旅游项目开工建设……

结语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求是》杂志曾发表一篇《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文章,文中就提及“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工笔牡丹画更像是巨野因地制宜找寻的一条路,“田间挥锄头,案头绘丹青”。

而巨野在发展中并不是只有这条路。

在乡村振兴、基础教育、全域旅游、“双招双引”等领域均有可圈可点之处,或许对巨野,我们更多的是给予一种美好期许。对于一个县域的不足,应该给予一种善意,毕竟判断一个县域好不好,并不能仅以呈现出来的数据来评判。

麒麟之乡,名不见经传的罐子汤,盛满的是巨野人浓浓的爱家、爱生活和共享、包容的好客情怀,天南海北客,一碗入肠胃,就是巨野人。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