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城市

“生态商河”,如何守住济南繁华?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 山东区县鲜活力洞察报告 NO.30 △

作者 | 澍野

设计 | 刘蒙蒙 数据 | 刘磊

来源 | 新浪山东头条(ID:xlsdly)

★ 本文涉及济南多个区县横向对比

鉴于2019年数据尚缺,以2018年数据为准

商河县一度被认为是省城济南最“穷”的县。

商河县,到底有多“穷”?商河县的“穷”体现在GDP上,近年来商河GDP在济南各区县中排名末尾;商河县的“穷”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联动效应不明显;商河县的“穷”还体现在其乡村面貌上,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但仿佛“贫穷”并没有限制其想象力,商河县农业成果丰硕、商河秧歌源远流长、温泉禀赋与生俱来、商河花卉灿烂绽放。。。。。所以,商河县还有救吗?作为济南的“北大门”,商河能守得住济南的繁华、跟得上济南的高速发展吗?

▼ 济南商河县

(来源:商河县人民政府网)

商河,春秋战国时,属齐国麦丘邑。商河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小麦,“麦丘”之名由此而得。

时至今日,商河县依然还是农业大县。2018年,商河县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4亿元,仅次于章丘区的76.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在济南排名第二,远超排名第三、第七的济阳区、平阴县。

然而,商河县的生产总值却和这些兄弟区县相差甚远。

2018年,商河GDP不升反降,商河180.8亿元的GDP,别说和章丘区的千亿元相比,就算和济阳区、平阴县接近300亿元的GDP相比,都显得有些“拿不出手”。

▼ 商河农业(资料图)

那么,商河和它们相比究竟差在哪里?

在产业结构上,商河的兄弟区县更优化,指向性更明显。2018年,商河县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9.8亿元、67.6亿元,除第一产业增加值上升外,其它产业下降幅度均超过10%。商河虽然和其他区县横向对比有农业优势,但在其三次产业中,农业占比却是最低的,而其二、三产业增加值相差并不大。

无论章丘区、济阳区,还是平阴县,它们都是工业主导型,第二产业占比最高。而济南市内四区是第三产业主导型,它们的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第一产业占比最低。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商河应该摒弃农业,发展第二或第三产业?

并不需要。我们观察2018年区县的三产结构,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济阳区、平阴县、商河县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其中,平阴县第二产业占比最大且金额最高,济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最高,商河县第一产业增加值最高。这也意味着,济南这几个县也可以有差异化地利用各自优势,寻求产业突破。

▼ 航拍商河(资料图)

因此,商河县其实可以借助农业,产生“三产联动效应”。由于工业发展需要基础和长时间的积累,而商河农业优势显著,所以商河可以先从农业带动旅游业开始,发展第三产业,逐渐促进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带动第二产业,从而激活全产业链。

此外,商河虽然是农业大县,农产品丰富,但在网上售卖的农产品较少。而通过视频直播等宣传手段,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让原本只能通过采摘卖出去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通过推销“网红农产品”,实现大幅增收。

今年5月份,山东省“村播计划”正式启动,打破了商河县农产品销售僵局。在山东省商务厅和阿里巴巴的大力支持下,商河县成为山东淘宝直播“村播计划”第一批试点县。

在“村播计划”下,商河县的商河多肉、白桥大蒜、孙集果蔬、少得利火烧、豆腐皮、皇家扒鸡、秋葵、梨、老粗布等近20个品种通过直播方式线上销售。商河县“网红产品”热销全国,不仅提高了商河的知名度,也让商河的产业、旅游和文化得以传播。

虽然直播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但也暴露出商河物流水平亟待提升、包装过于传统、存货不足等等问题,随着商河农产品“触网”,商河的配套服务也要系统化,其产业也需要提档升级。

▼ 济南商河县

(来源:商河县人民政府网)

商河虽是“穷县”,但却有一些特色之处可以挖掘。若有效利用特色优势,或许能帮助商河尽快摆脱贫穷,更好地融入省会大都市。

如今,商河花卉就入选了济南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2018年,商河县育苗面积3.05万亩,各种设施花卉种植面积达46.9万平方米,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9.8亿元,初步形成以“红掌、蝴蝶兰、多肉、水培栽植”为代表的四大特色花卉产业集群。

区别于一般的农产品,花卉的观赏性很强,可以和旅游做对接。因此,商河县确立了“以花兴城、以花兴旅”的理念,并不断挖掘展会的媒介、展示、交流功能,通过博览会等展会,进行对外交流和合作。

▼ 第五届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暨

第二届济南都市农产品博览会(来源:新华网)

今年9月28日至10月7日,商河县圆满承办了第五届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暨第二届济南都市农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农博会”)。在本届花博会农博会上,参展花卉品种达到1900种、农产品品种超过2000种。吸引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等10余个国家20余家国际企业和全国各地30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

在花博会农博会的带动下,商河县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旅游市场持续回温。据统计,展会参观人数达79.1万人次,带动全域旅游人数135.6万人次。

此外,为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游客体验,商河县除提供花艺景观、产业技术、应用场景、科普体验、民俗文化等展示体验外,还加入了鼓子秧歌表演,还有丰收节、采摘节、灯光节、庙会节、亲子节、文化节、温泉节等文化活动、体验活动,使得博览会异彩纷呈。

▼商河鼓子秧歌(来源:新商河报)

其中,商河鼓子秧歌、温泉文化都是商河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推动商河旅游业的纽带。商河县热储面积1147.19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热温泉资源存储地。“南赏名泉,北享温泉”讲的就是济南喷泉和商河温泉的旅游资源。

为了深入挖掘鼓子秧歌的魅力,商河县打造了“秧歌古村”,它位于袁窦村。秧歌古村以表演鼓子秧歌为主,建设求年于滳、沙场点兵、欢庆丰收三个主要鼓子秧歌表演区,主要是展示鼓子秧歌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大型实景表演,让游客体验鼓子秧歌的独特文化,真真切切地感受鼓子秧歌的震撼。

除此之外,济南市还要把商河打造成“中国温泉之都”。商河建设的北纬37°温泉悠养小镇,就是一个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民俗体验、生态养生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度假综合体。商河可以借助温泉康养、休闲的功能,吸引客流,发展高端温泉产业和旅游业。

▼ 济南商河县(资料图)

此外,商河之所以还会给人留下“贫穷”的印象,还因为其乡村面貌看起来破旧,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为了改变这一印象,商河县需要加快城乡融合,“从里到外”进行搭配。

2018年,商河县完成棚改5136套,建银河路,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旧城更新不断加快。南城区清水湖公园建成使用,北纬37°温泉悠养小镇温泉MALL、市民服务中心开工建设。西城区10个村庄、2245户完成拆迁,道路管网、河道绿廊等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文化艺术旅游小镇等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商河新区开发破题起势。

为了不让“贫穷”限制想象力,商河县还要持续借力农业优势,产生“三产联动效应”,借助互联网,推动“网红产品”热销,不断发展旅游业,推动商河“花卉产业、乡村旅游、温泉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并助力商河全产业,改变商河“穷”印象,从而实现商河全产业链联动、经济活力的释放。

▼ 济南商河县

(来源:新商河报)

“鲜活力”洞察报告

编辑 | 寒江客  审核 | 拾冷

图片综合网络

© 新浪山东出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