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山东 城市

华光国瓷 | 与时代共攀登 致敬攀登者

新浪山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人类为什么要登高峰?

因为它就在那里。

英国登山家乔治·雷·马洛瑞给出了这样的标准答案,自1924年他登上珠穆朗玛峰北峰后,就再也没有下山。

但这句话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

近期热议的《攀登者》,即改编自攀珠峰的真实事件。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实际而言,能站在世界第一高峰的头顶,是无数登山者的向往,而1960年那次登顶却带有更大的重担。

1960年之前,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无人登顶,外国的登山队曾经从珠峰北坡攀登了7次,但每次都遭到了失败。他们说北坡不可征服,甚至“连飞鸟也无法飞过”。

但就在1960年的5月,中国登山队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在被外国探险家称为的“死亡路线”之上,踩出了一条通向珠峰的胜利道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珠穆朗玛峰北麓登顶的壮举,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来新的“中国高度”。

而《攀登者》讲述的内容既发生在首次登顶15年后,方五洲(吴京饰)和曲松林(张译饰)在气象学家徐缨(章子怡饰)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这部登山题材的电影从问世以来,就一直饱受关注。由于影片的前期宣传还有众多实力派影星的加持,《攀登者》首日预售票房已突破6000万,预售总票房已破1亿大关。

无独有偶,可以和珠峰地位比肩的中国陶瓷,也慢慢的在发生着变化。珠峰对于世界众多山峦的地位,就好比中国陶瓷对于世界的地位,甚至我们中国的英文名字China,就有陶瓷的含义。

1961年,在五大瓷产区之一的淄博,一家未来勇攀“陶瓷高度”的陶瓷品牌——华光国瓷(下称华光),悄然问世。

诞生之初,华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产业分布、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环境污染、陶瓷行业同质化严重等困难摆在了华光人的面前。

与此同时,谈及瓷器不再是中国china,而是英国的韦奇伍德、德国的罗森塔尔、美国的蓝克纳斯……工业强国组成的陶瓷洋品牌八国联军占据了世界陶瓷市场的舞台中央,中国陶瓷工业则沦为了低端品牌和曾经辉煌的历史记忆。

要么在考验中沉沦,要么迎难而上。

面对困难,登山队员,一步一个脚印,终登顶。同样,面对困难,华光下定决心,要完成传统产业“升级”,趟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从24条窑炉到4条窑炉,从14000人到2000人,从两块钱一只的雀巢马克杯,到大气华贵的华青瓷,华光打响了质量与品牌攻坚战。

华光董事长苏同强提出了“品牌经营,自主创新,精细管理“三个坚定不移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树立了研发新时代新青瓷的科研方向。

2018年,华光国瓷青瓷“千峰翠色”成为上合青岛峰会元首用瓷。2019年,华光国瓷先后在国家三场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中担当重任,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宴用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国宴用瓷、篮球世界杯主席接待用瓷。

8844.43米,一个致命又迷人的高度,承载了多少人类的梦想。热爱攀登高峰的人们,当然不止旅行家,还有孜孜不倦的艺术家、自然科学家。

在今年的5月22日,淄博攀登珠峰第一人,华光国瓷登峰使者唐峰,成功将华光国瓷托举到了世界之巅!这寄予着华光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勇攀高峰,打造盛世好瓷。

苏同强谈及此,就曾提到欲要“做世界最好的陶瓷”,并致力于推动企业和品牌不断创新攀登高峰的。

如今的华光华青瓷除了是国宴用瓷,还被法国卢浮宫收藏、被英国皇室及好莱坞明星藏……。在国家一些重大的外事活动中,在世界的一些重大的文化交流中,都能看到华青瓷的身影。

华青瓷、珠穆朗玛峰也不再是难以攀登的高峰,成为我们民族不断奋进的永攀的一个个“高峰”。

这盛世,如我们所愿,不懈奋斗,我们共同筑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编辑 | 靳祎  设计 | 刘蒙蒙

图片 综合网络

© 新浪山东出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